第247章 分道扬镳(2/2)
“不管用什么法,我要将他们糅合混一。”
赵基回答时,见路途上是河北兵队列,领队的是韩猛。
韩猛勒马出列,上前靠近一跃下马,对赵基拱手:“卑将家眷老小,就托付侍中了。”
“将军安心,期满一年,将军率军返回河北时,我自会放回将军家眷。”
赵基笑着回答,又展臂示意,这让有心攀谈的韩猛只能放弃,再次郑重拱手后,上马离去。
韩猛这营河北兵步行而过,很快又是淳于琼。
淳于琼资历深厚,根本没把暴发户、年轻的赵基当回事。
这场仗,对淳于琼来说就不算打输。
依次纵马经过时,歪头向右瞥视一眼赵基,还不屑冷哼一声,大有激怒赵基之意。
徐晃还有些担心,结果赵基只是平静目送淳于琼所领百余骑经过。
骑队带起更多的扬尘,赵基捏起罩袍遮住面庞,等烟尘消散后才说:“不明实务之徒,我希望袁绍麾下多一些淳于琼这样的宿将老人。”
淳于琼所领一营三千人经过后,后面是押解辎重的张郃一营兵马。
其中多有张郃的族兵、部曲,张郃资历很深,弱冠之际从戎,参与平黄巾之战,后来又是抵御张举张纯之乱。
群雄讨董之际,张郃也是冀州牧韩馥麾下相对重要的领军校尉,稍弱于客将鞠义。
后来韩馥让冀州于袁绍,韩馥征辟的州吏接连死谏,事后也都受到了袁绍的清洗。
张郃此前地位不是很高,因此躲过一劫;又因多少有些地位,也就不怎么受用。
比起提拔人才,维持河北稳定更重要。
好好将张郃磨炼、沉淀一番,磨去了怨气,再用的时候会趁手很多。
所以袁绍也不着急,比起需要团结的大族郡望与名士来说,张郃这点事情实属微末。
张郃督率辎重营经过时,也是扭头去看赵基,很想出列来道别。
可张郃还是忍住了,他能活到现在,就在于识时务。
家人的待遇很重要,可他自己的命也重要。
不说随驾的河北各军,仅仅是张氏族兵,就能将他盯死。
他张郃的家眷被送到了赵基手里,可张氏族兵的庞大家眷还都留在河北。
赵基目送张郃所督辎重队通行后,最后面就是压阵的张杨。
他督率步骑两千余人,此刻脱队而来,驱马上前。
赵基也驱马上前,两人相互打量对方,赵基就说:“真定这里不会拖延太久,尽量声援吕蒙侯,不要急于决战。九月之际,我就会督率大队骑士南下。”
张杨虽然势力膨胀了许多,可他也不想跟曹操打决战。
曹操这里不好糊弄,他若战败,以曹操的一贯作风,大概率就要城破死全家。
张杨神情镇定,笑着应下,也说:“侍中若能如约送去两千匹马,吕蒙侯之女便是侍中的了。”
赵基笑了笑:“张将军说笑了,我这不过是为国家分忧。”
感觉改封吕温侯为吕蒙侯实在是有些过分,萌侯哪有温侯好听?
以后介绍侧室时,蒙侯之女,与温侯之女,显然是两种格调。
张杨也只是跟着发笑,就对赵基、徐晃拱手:“那本将告辞了,明年六月,再来太原叨扰侍中!”
“到时扫榻相迎!”
赵基拱手,目送张杨驱马返回行军大队,才感慨说:“那群杂碎总算是走了,咱们也能去做点正事了。”
徐晃不知该怎么接话,问:“侍中觉得列位公卿就如此不堪?”
“何止是不堪?就连他们教育出来的天子也是机敏有余,缺乏担当。”
赵基握马鞭指了指自己鼻梁:“天子若拉着我拜皇天后土,彼此结为血誓兄弟。于情于理,我也会亲自率兵护送天子上雒。那些公卿中有名无实的败类,我也会帮他清理一番。”
徐晃认真想了想这种事情的可能性,就说:“侍中说笑了,唯名与器不可假手于人,公卿绝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所以说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国家危难动荡,他连礼节下士、逢场作戏都做不到,还指望我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赵基抬头看蔚蓝天穹:“现在就很好,我们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