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苟在战锤当暗精 > 第854章 705.间奏曲(上)

第854章 705.间奏曲(上)(1/2)

目录

时间回溯至一小时前。

惧塞堡垒军营中心,一座奢华的大帐篷内烟雾弥漫,缭绕不散。若是不知情的人贸然闯入,恐怕会误以为这里正在进行某种巫术仪式,亦或是某种难以言明的神秘祭典。

然而,这里既非祭坛,也非邪教徒们的聚会场所,而是杜鲁奇前沿指挥部。这座帐篷之内,汇聚的皆是威高权重之人,或是拥有极高军事素养的将官,所有的命令自此发出,如同蛛网般向四面八方辐射。然而,他们吞吐的烟雾之浓烈,连专门用于吸收烟尘的植物都几近窒息,吃不住劲。

之所以称其为『前沿指挥部』,而非塔里恩丹,是因为纽克尔并未在此,而是留在了克拉卡隆德,塔里恩丹统筹全军的进军与补给工作,更重要的是……

杜鲁奇虽迎来新时代,却依旧是虎狼之辈。

克拉卡隆德汇聚了庞大的军队与海量补给,这座战略要地必须有一位足以镇压一切的统帅镇着,而纽克尔,作为原克拉卡隆德瓦拉哈尔的他就是最好的人选。

而且现阶段,将塔里恩丹前移至惧塞堡垒也没什么用。

前沿指挥部内,马雷基斯双手撑在桌沿,目光凝视着桌面上的沙盘。

与其说是沙盘,不如说是一座精雕细琢的建筑模型。若此刻埃利昂能亲眼看到桌上的景象,他恐怕难以立刻认出——这竟是阿纳海姆及其周边的缩影!

在巫王的侧旁,科威尔父子并肩而立,默默吞吐着烟雾,等待着马雷基斯的命令。

这俩父子现在有点意思,爹给儿子当差,显得有些反常,但现实摆在眼前,许多因素令其无法改变。

最初,杜鲁奇军队的重组始于两支近卫集团军的建立,确保纳迦罗斯能够平稳渡过变革期。随后,『疾风』第三集团军与『闪电』第四集团军相继组建,这两个集团军的特点是行军速度快,非常快。

第三集团军由科威尔统御,其班底源自达克乌斯在埃尔辛·阿尔文游历时,由马雷基斯与纽克尔共同组建的实践军团,主力来自克拉卡隆德与海格·葛雷夫的精锐部队。

第四集团军则由多里恩统御,班底主要由艾希瑞尔的驻军构成,另一部分则是在纳迦隆德组建。军官体系一部分抽调自艾希瑞尔,另一部分则来自纳迦罗斯原各部队的精锐军官。

架构成型之后,多里恩,这位深谙军事理论的高阶恐惧领主,带领军官们将新编入的士兵带回艾希瑞尔,在之后的日子中,不停的捣腾,就像反复洗牌的扑克牌一般。艾希瑞尔原驻军与新生人口被分批送往纳迦罗斯训练,而在纳迦罗斯组建的部队也轮番前往艾希瑞尔,充当新的框架支柱。

时至今日,多里恩的军衔是高阶恐惧领主,麾下拥有整编后的二十万大军,九支满编大军团,三支能应对各种战斗的集团军。

除了第四集团军,他还统领着第十四集团军与第二十一集团军,其影响力在杜鲁奇军中举足轻重。

没办法,他的能力、他背后的关系网,乃至艾希瑞尔在杜鲁奇社会的特殊地位,都决定了他的未来。若一切顺利,当杜鲁奇君临奥苏安后,他晋升为司战将是铁板钉钉的事情。

而第三支集团军整编出来后,第一时间从纳迦隆德调到克拉卡隆德,从城市守卫的手中接过任务,负责守备克拉卡隆德。没办法,克拉卡隆德对杜鲁奇来说太过重要了,一旦克拉卡隆德出现问题,杜鲁奇整个战争机器都将遭受沉重打击。

现在,科威尔手握三支集团军,除了第三集团军,塔洛斯统御的『荆棘』第五集团军和钦塔拉的第二十二集团军,也加入到了他的集团军群序列中

塔洛斯没啥好说的。

『无暇者』钦塔拉是一位女性将领,在旧时代,她长期驻守纳迦罗斯西北方的一座重要据点,忠于职守,不曾懈怠。她虽出身纳迦隆德,但由于服役地点远离权力核心,与纳迦隆德派系的联系并不深,因而未曾卷入政治漩涡。

随着新时代的来临,随着纳迦罗斯的战略收缩,她守备的据点也随之放弃,回到纳迦隆德后,开始接触并深入学习新时代的军事理论,随后组建第二十二集团军。

对了,钦塔拉的武技极为卓越,但最终,她死在了恐虐恶魔夺颅者(猎颅者)的剑下。(夺颅者523章出现过)

在冷酷无情的猎颅仪式中,她的头颅被摘下,成为夺颅者披风上的战利品。尽管命运如此,但换个角度看,能成为猎颅者披风装饰的,无一不是强者,皆曾是战场上的传奇……

第二十二集团军虽是后组建的军团,但其战斗力极为强悍。其骨干力量从老部队中抽调,采用老兵带新兵的模式。

新的军官和士兵基本都纳迦罗斯的新生人口,诞生于旧时代末尾或是新时代之后,卡拉萨莎拉和莫卡里斯这些杜鲁奇小妖们在这支集团军中担任初阶恐惧领主,指挥军团,当时表现最优秀的费加尔和『灭档者』瓦什纳也在这支集团军中,指挥大军团。(674章)

杜鲁奇社会迎来新时代,不仅仅是军事制度的革新,更是思想与教育体系的变革。

在旧时代,军队的训练模式更偏向传统的血与火,稍加训练的士兵会被直接投入残酷战场,依靠生死磨砺来锤炼战斗本能。这种方式虽能筛选出强者,但同样导致了大量新兵的无意义折损,影响了战斗力的持续性。

而在新时代,杜鲁奇军队的训练模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其核心在于……

理论先行,实践结合。

新时代的军事教育强调理论基础,战术、战役模拟、后勤组织、战略规划等均被纳入培训体系。

每一名士兵,都必须在克雷丹和军官的带领下接受系统化的军事课程,在理论上理解战争,而非仅凭本能厮杀。这不仅提升了整体战术素养,也让军队运作更加高效、协同作战能力更强。

而且成长于旧时代尾声或新时代开始的杜鲁奇新生人口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的思想远比旧时代的士兵更加灵活、适应力强,也更加信奉新时代的军事体系。这些年轻的杜鲁奇战士,接受的训练比以往更加严格,但在战术配合、军纪执行、战斗方式上,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杜鲁奇的宣传体系,在新时代被推向了新的高度。

战士们从小时候接受教育的那一刻开始,就被灌输对巫王的忠诚,被塑造为新秩序的坚定执行者。而且不同于旧时代的松散结构,如今的宣传体系通过各种宣传画、演讲、剧目、战报、传奇英雄故事等方式,使军队内部形成强烈的凝聚力,使其更加认同新的军事体系,形成从上至下的统一思想。

新时代的杜鲁奇军队,已不再是昔日的杜鲁奇军队,而是拥有深厚理论体系、完善训练系统、强大宣传动员能力的战争机器。

在达克乌斯与马雷基斯最初规划中,杜鲁奇的陆军规模设定在80万到100万之间,然而在新时代的浪潮推动下,这一数字早已被大幅超越。如今,纳迦罗斯与艾希瑞尔的杜鲁奇陆军合计已达125万,共计二十支集团军。其中,二十万部署在艾希瑞尔,而剩余的一百余万则集中驻扎于纳迦罗斯本土。

当然,这一数据仅是纸面上的正式编制,实际的可动员力量远不止于此。

毕竟杜鲁奇独特的体系摆在这呢,如果打急眼了,以工人组成的后备力量也可以拉到奥苏安,填充主力集团军或担任二线部队,作为可对标阿苏尔弓箭手或长矛兵的作战单位。

达克乌斯曾进行过详细测算,在不影响基础生产与经济运转的前提下,额外再动员100万兵力并非难事。

然而,这种大规模征召无疑是在挑战杜鲁奇社会结构的极限,一旦调度失衡,整个战争机器可能会因负荷过重而出现裂痕……

说人话,就是容易翻车。

科威尔的父亲——德拉纳克·莫加尔,早在旧时代便已是赫赫有名的恐惧领主。在第一次戈隆德之战中,他率军从城外营地出发,自戈隆德东侧对混沌浪潮发动突袭,精准无误地执行了纽克尔下达的战术指令,展现出卓越的个人武勇与指挥才能。

在旧时代,莫加尔家族坐拥一艘黑色方舟——灵魂之爪号,在黑暗议会中占据两个席位。

但没办法,尽管德拉纳克位高权重,但他终究不是克拉卡隆德的瓦拉哈尔,他儿子才是,所以才有了老子给儿子当差的事情发生。

不过这种事在精灵社会不出奇就是了,现在的莫拉里昂也在给儿子艾萨里昂当差。

当第三集团军初建时,德拉纳克统御其中一支大军团,直至部队扩编,他才迎来晋升,正式掌控整个第三集团军。

不过,他本人对此并不太在意,他的性格也是莫加尔家族能与地狱之灾家族保持亲密联系的原因之一。

他膝下共有三名子嗣,长子科威尔、次女阿拉塔尔,以及幼子图恩。科威尔的成就无需赘述,而阿拉塔尔则嫁给了马拉努尔,在杜鲁奇步入新时代的第十年,于纳迦隆德的马雷基斯黑塔举行盛大婚礼。婚礼当天,马雷基斯亲自出席并担任证婚人,杜鲁奇高层尽数到场,场面可谓风光无限,轰动一时。

至于图恩,则顶替了父亲留下的空缺。

作为达克乌斯的发小,他在克拉卡隆德城外的那场战斗中堪称中流砥柱。如今,他并未出现在这间军帐之中,因为他麾下的部队正忙于修筑铁路……

这是他凭本事为部队争取来的任务,争取方式也颇为杜鲁奇风格,不是靠喧嚷抗议,更不是凭借关系,而是靠抓阄,他在两名中阶恐惧领主手中赢得了这次机会。

他的两名同僚,一人出自地狱之灾家族,另一人则属于戈德里奇家族,三人共同构成了第三集团军内部的三足鼎立之势。

而戈德里奇家族的加尔罗斯,则在达克乌斯首次从露丝契亚归来后,成为马拉努尔的副官,并随行前往纳迦隆德。并在达克乌斯第二次去往露丝契亚时跟随,随后就留在了艾希瑞尔,负责波托西的守备和日常工作。

在多里恩返回纳迦罗斯的那段时间,他短暂担任艾希瑞尔的瓦拉哈尔。待多里恩回归后,他返回纳迦罗斯,进修军事理论,并组建了第十四集团军。现如今,他位于艾希瑞尔,隶属于多里恩所统帅的集团军群序列之中。

至于修铁路这件事,对杜鲁奇士兵而言,非但不是劳役,反而是天大的福利。在杜鲁奇陆军体系内,士兵的眼中有三大『福利』。

一个是修铁路或是修建筑,一个则是去地窖子里摘菜,另一个则在钢铁之心体育场看比赛。

反正,只要不去拉练,进行长途行军怎么整都行,怎样都好说。虽然行军是军队的必修课,但若能选择,没有哪名士兵愿意日复一日地长途跋涉,那实在是折磨人的。虽然表现优异的部队也有积分拿就是了,但这么搞更折磨人。

如果硬要在这三个好事中选的话,杜鲁奇士兵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修筑,而不是去摘菜或是看比赛,虽然后两个也是非常好的消遣,但没有积分拿。

修筑就不一样了,可谓是旱涝保收,只要修了,修好,就有积分,突出一个稳定。

尽管目前开战了,但卡隆德·卡尔和艾希瑞尔的驻军压根没动,杜鲁奇陆军的部署态势犹如常山之蛇,部署在纳迦隆德-阿纳海姆一线,沿着铁路线运动。

塔洛斯的第五集团军自纳迦隆德抵达克拉卡隆德后便未再调动,这不仅是因为阿纳海姆方向暂不需要增援,更重要的是,在第三集团军不在的情况下,得有人镇着克拉卡隆德,而作为艾尼尔的塔洛斯,无疑是最佳人选。

尽管塔洛斯身上带有达克乌斯的烙印,但在巫王马雷基斯眼中,与纯正的杜鲁奇相比,他更信任这些来自埃尔辛·阿尔文的艾尼尔、阿斯莱,乃至两位来自奥苏安的阿苏尔叛将。

原因很简单,他们在纳迦罗斯无根基,既无家族势力,也无政治盘根错节,更没有理由生出二心。除非他们被恶魔附身,但这种情况的概率微乎其微,毕竟额头上的洛依克纹身可不是摆设。

正因如此,卡拉希尔才能出任军队后勤主管,统筹全军物资调度。而且在外交上,这也是个非常正面的信号。

钦塔拉坐在军帐边缘,不是因为她被排斥了,而是她不抽烟。不过,她喜欢葡萄酒……现在她的手里拿着一瓶葡萄汁饮料,作为葡萄酒的替代品,一边小酌,一边静候巫王的命令。

她没有去争取什么,争取先攻阿纳海姆,取得开门红的荣誉。因为她十分清楚,自己军团的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用巫王之手的话说就是:气氛组?好像是这个词?用以烘托战局氛围。

军人就是军人,应该保持纯粹,不应掺杂政治,话虽如此,但到了高级别,政治素养却是必不可少的能力。

她知道,四年前,阿苏尔的使者曾造访纳迦罗斯,尽管她未曾亲见,但她依旧隐隐猜到了些什么。更重要的是,她深知这一战的核心不在阿纳海姆,而在奥苏安的增援,因此,争取先攻的意义并不大。她唯一要做的,就是老老实实坐在这等命令。

而且真要进攻阿纳海姆的话……巫王与红龙军团的空中支援便能轻松撕裂其城防体系,甚至连扭曲炮都不需要。她的任务,则是率军入城,发动巷战,逐一肃清敌方残存防御力量。

除了钦塔拉和科威尔父子外,帐篷的内杜鲁奇就只有参谋们了。寇兰并不在场,而是在纳迦隆窝着呢,至于为什么还在纳迦隆德……

与塔洛斯的定位一样!

其麾下的两支近卫集团军,一支部署至克拉卡隆德,另一支则继续驻守纳迦隆德,稳固后方,以确保即便前线战事爆发,大后方仍固若金汤。

当然,除了杜鲁奇外,帐篷内还有三只红龙,分别是无所事事打着哈欠的玛洛克,与阿加塔古和阿克雷贡两兄弟。这三只红龙中,唯有阿加塔古身披极其华丽的盔甲,而玛洛克和阿克雷贡则只穿着红黑色的托加长袍,显得随意而闲适。

不同于那位窝在红龙之怒酒馆当酒保、投身文化事业的艾瓦纳赫,阿加塔古和阿克雷贡兄弟选择了更直接的方式——投身杜鲁奇军队体系,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对此,达克乌斯与巫王马雷基斯均持欢迎态度。

这俩兄弟一直跟在马雷基斯身边,学习战术与战略理论。当初,一同进入军队体系的红龙不止两只,但最终……大部分都无法适应,或者说学习军事理论对他们而言,堪比酷刑,懒散惯的他们更愿意去睡觉。最后,只剩下了他们兄弟二龙。

等龙源就位后,他们兄弟正式开始组建大军团。

是的,大军团,而不是集团军。

这支军团没有正式番号,单纯地称为『红龙』军团。其军旗为黑底金纹,中央绘有『龙母』莫达克斯龙裔形态的侧身像。当军团成立之际,纳迦罗斯甚至特别发行了一批限量版收藏金索维林,硬币正面是莫达克斯的侧身像,背面则是红龙们在天空翱翔的壮丽场景,象征着这一军团的非凡地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