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屠城(1/2)
协议签订完成,萧奉先与耶律余睹自金国会宁府离去后,他们并未径直返回上京城,而是奔赴至了辽金交战的前线。
两人将在此地与金军对峙的十五万辽国大军迅速回撤,打算率领这支军队南下,前往中京道,以抵御武植所率的北伐大军。
萧奉先与耶律余睹行动已然迅速,然而相较于武植所率大军的攻伐推进速度,仍显得迟缓。
二人还未率大军南下抵达中京道,武植亲率的北伐大军便已摧枯拉朽般攻破了中京大定府。
转瞬之间,辽国中京道全境尽皆落入宋军掌控之中。
萧奉先和耶律余睹率领着南下大军刚行到半路,中京道沦陷的战报便传到了两人耳中。听到如今中京道已被武植所带领的大军占据,两人面色阴沉。
此刻,他们都感到了辽国情势万分危急,因而一番商议后,并未继续前往中京道,而是率领着大军改道向上京城行进,妄图依托国都上京城坚固的城防,阻挡大宋军队进攻的势头。
另一边,辽国西北路,武松率领的宋夏联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将西北路境内的七州十八部部落逐一剿灭。
一时间,辽国西北路烽火连天,各部族在联军的强大攻势下土崩瓦解。
随后十几万宋夏联军从四面八方对可敦城形成合围之势,如一张大网,将可敦城紧紧笼罩。
可敦城内,驻守在城内的耶律大石及残余的三万辽军都陷入了恐慌之中。
他们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敌军营帐,听着宋夏联军震天的喊杀声,绝望的气息再度蔓延开来。
可敦城的城主府,耶律大石面色忧愁,在大堂内来回踱步,试图寻找破局之法。
他在这段时间得知此次领兵进攻西北路的宋军主帅乃是武植的弟弟武松,而且听说其是为那战死的宋军大将徐宁报仇而来。
想到那徐宁是被他率领的大军所斩杀,知晓自己即便率军投降,也肯定难逃一死,因此想要活命,只有凭借可敦城顽抗到底。
耶律大石咬了咬牙,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决绝,心中暗想:只要坚守到城外的宋夏联军补给粮草供应不上,自会退去。
幸好可敦城的粮草储备还算充足,足以支撑一段时间,城墙上的防御工事也经过了加固。
然而面对十几万宋夏联军的围困,耶律大石的心里依旧没底,但此刻除了坚守,他已别无选择。
可敦城城外,宋夏联军的军阵前列,武松领着林冲、鲁智深、刘光世、夏崇武等将领,带着徐宁的灵柩出现在了可敦城前。
武松望着眼前的可敦城,脸上露出狠厉之意,此次他并不打算接受可敦城内耶律大石的投降。
他缓缓转头,目光落在一旁徐宁的灵柩上,面色悲切,声音透着决然:“徐大哥,你瞧好了,今日我定要为你报仇雪恨!”
语毕,武松转身,对着麾下一众将领下令道:“传令给大军中的神机营,即刻将红衣大炮尽数推出,对准可敦城全力炮轰,务必完成五轮炮击!”
听到武松这道军令,身旁的林冲、鲁智深等将领,皆面露惊愕之色。
要知道,此次他们这路北伐大军之中,可是配备了近五十门威力惊人的红衣大炮。一旦这些红衣大炮朝着可敦城发起五轮齐射,那可敦城的最终结局,必然是化作一片残垣断壁的废墟。
届时,城内三万辽军将士的性命生死难料,而可敦城内那两万多的平民百姓,也必将遭受池鱼之殃。
林冲见状,忍不住心急地一同上前一步,双手抱拳道:“大帅,可敦城内还有辽国百姓,这般猛烈炮击,实在是会造成生灵涂炭的惨状,还望大帅能慎重思量啊。”
武松听闻林冲所言,面色瞬间一沉,眼中先是闪过一丝挣扎之色,不过转瞬之间,那眼神再度坚定。“林大哥,此番我下定决心炮轰可敦城,一来是要为徐大哥讨回公道,以慰他在天之灵;二来,也是最关键的,便是要把这可敦城从辽国西北路的版图上彻底抹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