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古代奇事录 > 第187章 换魂

第187章 换魂(1/2)

目录

第187章换魂

金陵的雨,向来缠绵悱恻,像是诉不完的情思。赵瀚伫立在悦来客栈二楼的窗前,望着檐角淅淅沥沥落下的雨珠,一颗颗砸在青石板路上,溅起细碎的水花,仿若砸在他的心尖上。这已经是他第三次科举落第了,十年苦读数载寒窗,换来的依旧是榜上无名,功败垂成。

“客官,您的酒来咯!”店小二满脸堆笑,端着托盘轻快走近,将一壶温好的黄酒稳稳放在桌上,热气裹挟着酒香袅袅升腾。

赵瀚缓缓转过身,目光落在那壶酒上,嘴角扯出一抹苦涩的笑。他清晰记得父亲临终前,那瘦骨嶙峋的手紧紧攥着他,气息微弱却满含期许:“瀚儿,一定要考取功名,光宗耀祖,莫要辜负赵家的期望。”可如今,他连个举人都考不上,如何有颜面去见九泉之下的父亲?愧疚与失落如潮水般将他淹没,他端起酒杯,仰头一饮而尽,辛辣的酒液滑过喉咙,化作苦涩的泪,在心底蔓延。

“这位公子,可是在为功名之事烦忧?”一道苍老却温和的声音从身后悠悠传来。

赵瀚闻声回头,只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立在门口。老者身着灰色道袍,衣袂飘飘,手持拂尘,面色红润,眼眸深邃,正笑意盈盈地望着他,周身散发着一种出尘的气质。

“道长见笑了。”赵瀚抬手擦了擦眼角,苦笑着叹道,“在下资质愚钝,三次科举皆名落孙山,实在是有负家父所望,惭愧至极。”

“公子何必妄自菲薄?”老者迈着沉稳的步伐,缓缓走进房间,目光如炬,上下打量着赵瀚,“老道观公子面相,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实乃大富大贵之相,只是……”老者微微顿了顿,眉头轻皱,神色凝重,“命中似有一劫难,若能化解,必能青云直上。”

赵瀚心中猛地一动,像是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拱手道:“还请道长不吝指点,在下感激不尽。”

老者轻抚胡须,不紧不慢地说道:“老道有一秘法,可助公子金榜题名,只是……这世间万事皆有因果,需要公子付出一些代价。”

“不知是何代价?”赵瀚追问道,心跳陡然加快。

“需以十年阳寿作为交换。”老者目光炯炯,紧紧盯着赵瀚,神色严肃。

“十年阳寿?”赵瀚大惊失色,手中的酒杯“啪”的一声掉落在地,酒水四溅,瞬间浸湿了他的衣摆。他难以置信地死死盯着老者,声音颤抖,“道长此话当真?”

“自然当真,老道岂会诓骗公子。”老者从宽大的袖中取出一枚古朴的铜钱,递向赵瀚,“今夜子时,公子前往城隍庙中,老道为公子施法。届时,公子只需将这枚铜钱含在口中,待到鸡鸣时分,便可如愿以偿,金榜题名。”

赵瀚接过铜钱,入手一片冰凉,寒意顺着指尖直钻心底,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他握着铜钱,内心天人交战,犹豫良久,可终究还是抵不过功名的巨大诱惑。想到家族的期许、父亲的遗愿,他一咬牙,下定决心:“好,我答应。”

子夜时分,万籁俱寂,唯有雨声滴答。赵瀚怀揣着忐忑的心情,如约来到城隍庙。

庙中烛火摇曳,昏黄的光线映得神像忽明忽暗,仿佛在审视着世间的一切。神秘老者早已等候多时,他身着道袍,手持拂尘,神色庄重肃穆。在他面前,摆着一个古朴的香炉,三支香正袅袅升起青烟,萦绕在庙宇之中,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氛围。

“公子请坐。”老者抬手,指了指香炉前的蒲团。

赵瀚依言坐下,深吸一口气,将铜钱缓缓含入口中。铜钱冰凉刺骨,一股寒意瞬间弥漫整个口腔,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老者开始念诵咒语,声音低沉而悠远,忽高忽低,在空旷的庙宇中回荡,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赵瀚只觉得眼皮越来越沉重,意识渐渐模糊,眼前的景象也变得朦胧不清。

恍惚间,他看见一位身着锦衣华服的年轻公子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庙中。那公子面容英俊,剑眉星目,气度不凡,举手投足间尽显富贵之气,只是脸色苍白如纸,毫无血色,眼神空洞无神,仿佛被抽去了灵魂。

“周逸尘,你可愿与这位公子换魂?”老者目光平静,看向年轻公子,声音在寂静的庙宇中格外清晰。

年轻公子微微点头,声音沙哑:“愿意。”

赵瀚想要开口询问,可喉咙像是被堵住了,发不出一丝声音。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老者取出一把桃木剑,剑身刻满了神秘的符文。老者手持桃木剑,在空中飞速划出一道耀眼的金光。金光一闪而过,随即一分为二,分别没入他和那年轻公子的眉心。

刹那间,剧痛袭来,赵瀚感觉自己的魂魄像是被一双无形的大手生生抽离身体,撕裂般的疼痛让他几近昏厥。他看见“自己”直挺挺地倒在地上,而那年轻公子则缓缓占据了他的身体。

“记住,”老者的声音仿佛从遥远的地方传来,在他耳边低语,“从今以后,你就是周逸尘,金陵首富周家的独子。三日后,你将以举人身份参加会试……”

话音未落,赵瀚只觉眼前一黑,便彻底失去了意识。

当他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张雕花楠木大床上,锦被绣枕,奢华至极。房间里的布置精美绝伦,每一件家具都彰显着主人的富贵与品味。

“少爷,您醒了?”一个身着翠绿衣衫的丫鬟,迈着轻盈的步伐推门进来,脸上洋溢着关切的笑容,“老爷夫人正在前厅等您用早膳呢。”

赵瀚愣了片刻,才反应过来这是在叫自己。他缓缓起身下床,拖着有些沉重的步伐走到铜镜前。

镜中是一张陌生的脸,正是昨夜在城隍庙中见过的年轻公子,周逸尘。他的容貌英俊帅气,却带着几分陌生和疏离,让赵瀚一时有些恍惚。

“少爷?”丫鬟又轻声唤了一声,脸上露出一丝疑惑。

“来了。”赵瀚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推门而出。

穿过曲折的回廊时,他看见庭院中种着一株红梅,枝头已经结出了粉嫩的花苞,在细雨中微微颤动,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不知为何,这株梅树让他感到一丝莫名的熟悉,仿佛在记忆深处曾与之相遇,可任凭他如何努力回想,却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让他的心中涌起一股不安。

前厅中,一对中年夫妇正坐在雕花椅子上,满脸关切地等候。见他进来,妇人立刻起身,快步迎上前,眼中满是慈爱:“逸尘,快来用膳。你爹特意让厨房做了你最爱吃的蟹黄汤包。”

赵瀚在一旁坐下,目光扫过满桌精致的早点,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可他的心中却充满了忧虑和不安,面对这些美食,毫无胃口。他还在努力适应这个新的身份,生怕一个不小心就露出破绽,被人识破。

“逸尘啊,”周老爷放下手中的筷子,神色关切地看着他,“三日后就是会试,你可准备好了?”

赵瀚连忙点头,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镇定:“孩儿已经准备妥当,定不会辜负父亲的期望。”

“那就好。”周老爷满意地点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这次会试的主考官是王大人,他与你舅舅是故交,我已经提前打点过了……”

赵瀚心中一惊,脸上却努力保持平静。他这才明白,原来周逸尘能参加会试,背后早有安排,难怪老者说能让他金榜题名。这种靠关系获取功名的行为,让他的心中涌起一丝厌恶,可如今他已经身处其中,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用过早膳,赵瀚借口温书,匆匆回到了自己的院子。他需要时间静下心来,理清这混乱的头绪,弄清楚自己究竟卷入了怎样的一场风波。

推开书房的门,一股淡淡的墨香扑面而来,仿佛带着几分书卷气。书案上摆着几本翻开的书,纸张泛黄,字迹工整,砚台里的墨还未干透,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似乎主人刚刚离开不久。赵瀚缓缓走过去,发现书案上放着一封信。

信封上写着“柳若璃亲启”。

柳若璃?赵瀚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仿佛在哪里听过。他犹豫片刻,好奇心终究战胜了理智,还是小心翼翼地拆开了信。

“若璃吾爱:

见字如面。近日我心神不宁,夜不能寐。每每想起那日梅园之事,愧疚与痛苦便如潮水般将我淹没,心痛如绞。我知你恨我负心薄幸,可我也是身不由己……”

信未写完,墨迹已经晕开,显然写信之人当时情绪极为激动,下笔时用力过猛。

赵瀚正要细看,突然听见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他心中一惊,连忙将信塞回信封,随手拿起一本书,假装在认真研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