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第一县令:本官有个富强梦 > 第285章 议政

第285章 议政(2/2)

目录

“如此,便依陆卿所言,封许光为特命钦差大臣,奉命查办幽州各府县赈灾、税粮征收;处理田改落地、官民矛盾等事宜,密信启用八百里加急,奏本入宫呈理政司,其他部门无过问之权。”

“护卫队一千人,其中三百人从禁军调配,七百人从巡防营调配。护卫队首领由宁都侯长子谢峰担任,侍卫由许光和谢峰来挑选,粮草补给从户部里出,限期一个月,将事情办妥。”

宣帝亲手写下圣旨加盖私章。

这个私章也是西宁王和林玉衡觊觎了许久的东西,林玉衡将她的寝殿翻了个遍都没找到,只好整日灌她喝药,让她昏昏沉沉,无法处理政事。

“红印和蓝印皆在大政殿,劳烦郭尚书去取来。”

“遵命。”

宣帝将笔搁下,看到在一旁犹犹豫豫的官吏,问道:“什么事情如此扭捏?”

“呃......禀陛下,陆大人入宫前吩咐我等去吏部,调取几位即将调任扬州官员的过往评价,以及相关人员的任职变动情况,可严大人不准咱们调阅卷宗,还说非吏部的人不能进入吏部衙门......”

这便是不配合了,陆真看向宣帝,后者有些恼怒,将笔一摔说道:

“岂有此理!难道还要朕去吏部衙门亲自调阅不成?你带朕的口谕前去,让严正蕃带上资料来这里见朕,半个时辰朕见不到资料,明日他就不用上衙了。”

官吏忙不迭拱手走了,宣帝发完火后不由得向陆真抱怨:“都怪朕平日里太好说话了,都把朕说的话当耳旁风。”

这话陆真没有接,她只是上前拍了拍宣帝的后背:“陛下,生气对身体不好,缓一缓。”

“先前的官制梳理臣看过了,京官的官位问题晚点再议,地方官位安排可以灵活一点,有些地方人口、耕地、资源众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适当增加一些官员来辅助治理、互相牵制,才能将政令切实推进。”

“此外便是朝廷各部之间的协作以及地方府、县一把手的权力界定问题,第一个问题咱们现在宜静不宜动,后一个问题就需要陛下来斟酌了。”

没有刺史这个职位,知府便是地方权力最高者,原先是五年一换,期间主要通过奏本批复、旨意等来安排工作,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堪称放养。

若是要想政令畅行无阻,便要对各知府在上传下达方面做好,其次是应对灾害的处理流程和方法,不能等着朝廷来救济。

这些若是都能与中央保持紧密联系,朝廷便能游刃有余地调动资源来解决各方的问题。

宣帝沉思良久,叹了口气,大庆朝的问题一环扣一环,要想解决地方与中央之间的权责问题,势必牵扯到税粮、税收分配问题,甚至这背后还有不同府、县之间的资源分配问题......

治国难,治大国更难。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