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第一县令:本官有个富强梦 > 第257章 白驹过隙

第257章 白驹过隙(2/2)

目录

交完税粮后,便有人盘算着卖粮食,官府直接贴出告示收购粮食,将粮价稳住,不让大户低价买粮。

北方的粮食丰收,让朝廷着实松了一口气,南边今年调配一下尚且能够自足,江南地区的粮价还算稳定,暂时不会出什么乱子。

八月中旬,颍川辖内的农户翻土准备种新小麦,钟知府连续几日跟在几个学子身后,看他们去给农户讲新小麦如何种植,每个阶段要做些什么,农户的积极性很高。

有些土地种不了小麦,那就种土豆,这东西能煮着吃、炒着吃还能炖肉吃,也算是一道菜。

北边的税粮缴纳比想象中要顺利,户部也终于收到了北边各州上交的税粮。

郭长治看到各府的税粮账册,激动得差点掉下泪来。

户部终于有钱啦!

宣帝也十分高兴,随后讨论起一个问题:关于税粮,朝廷和各府县如何分配?

若是要强中央,税粮朝廷就得占大头,地方势弱就会缺乏动力去继续做大做强。可若是强地方,让税粮大部分留在当地,用来赈灾、救市、买卖等,朝中对各地的控制力就会逐步被削弱。

先前陆真就隐晦地提出过这个问题,可那时候陇右太特殊了,朝中也担心先例开不好直接将陇右弄折了。

现在北边几个州都有税粮入库,这个时候再来讨论这个问题,赶在税改开始前,十分有必要。

严正蕃思考许久,他比较赞同税粮多数给朝中,这样朝中才能统筹安排军队培养、教育支出等等。

而且从吏治的角度而言,地方官员的权力不应过大,一旦失控不就成为诸侯割据了吗?

西宁王得知此消息心中五味杂陈,陛下闷声不吭就将北边各地的粮食握在手中,这个时候若真的让朝中占大头,以后还有他什么事?

“陛下,上一次讨论官制的时候,陛下曾经说过:‘朝中官制应权责相宜。’知府、县令要发展本地就要有钱、粮、人才,若是朝中收走大部分税粮,恐怕地方后继无力啊!”

宣帝一想便知道西宁王在想什么,但前期而言,地方发展需要发挥自主性,朝中的确不该干涉过多,她便点头赞扬道:“西宁王思虑周全,又帮朕做了个决策。如此,便按西宁王所言,地方留七成,三成归朝中。至于以后的税收,也可仿照此举,三五年后再看。”

西宁王抬眼看了一下宣帝,总感觉陛下话中有话?

工部这群人忙碌了大半年,终于将各地的矿产资源给整明白了,宣帝也才知道,原来陇西就有铜矿,以前是氏族在私自开采,如今都归朝中,工部与兵部联手,直接派兵将矿产接手了。

而胶东竟然有金矿,加上原有的银矿开采,这些用来做货币的金属开采被纳入工部重点工作。

而西宁王,再次被委以重任,去工部监督所开采矿石冶炼出来的金银铜的质量,明镜司协助。西宁王听到这个消息两眼一黑,这是铁了心不让他回西宁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