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一章 痛哉 痛哉(2/2)
借着这股酒劲,张好古的眼珠渐渐泛起了红色,就像是被酒精点燃了一般。他的眼神有些迷离,似乎已经有些醉意朦胧了。
“师兄,小鸾是个好姑娘,小小年纪能书能画,还有一手好文章,不是我不喜欢她,就是她年纪太小,我意思让她在大一些嫁给我。”
“开始说亲时我以为是纨纨,我就开心的答应了,我真不知道是小鸾,是,我喜欢纨纨,可纨纨没看好我,小鸾喜欢我,我也知道,我只是认为她是小孩子,也是我大意,婚书上的琼章是小鸾的字,我以为是纨纨呢?后来知道是小鸾后,我也想反悔,可是,可是,小鸾竞因此事病倒,用情之深,我也体会到。”
“木已成舟,我也就让自己接受小鸾,我看过她的画,很好,我看过她的文章,很好,我也看过她的诗,
勉弃珠环收汉玉,戏捐粉盒葬花魂。(据推断,曹雪芹的《葬花吟》应出自此处,叶燮和曹寅相熟,曹雪芹应读过此诗,大概叶小鸾就是林黛玉原型。)
春来百花开满园,谁识残红泪满痕。
抛却金樽辞醉客,拂开锦帐遣睡神。
闲情欲寄琴书里,静趣须从水石论。
莫向花间留恋客,好于柳外种瓜田?。
我也读过她的词‘风雨帘前初动。早又黄昏催送。明日总然来,一岁空怜如梦。如梦。如梦。惟有一宵相共。’
我今与她和一首,
露曦早干留痕,诏狱豆灯微明。
红颜共白头,阴阳今日相隔。
欲醉欲醉
不想亡妻归去。”
说完这句话,张好古泪水滚滚而下。
他又呜咽着说“马上成婚了,她却先我而去,她走了,她走了,她去等我了。”
孙元化凝视着满脸泪痕的张好古,心中充满了无奈和痛苦。张好古,一介书生,在拯救自己时展现出了无比的勇气和决心。孤军深入,脚踏敌营,两进两出,却面不改色。然而,如今的他却像一个孩子一样痛哭流涕。
想一想,其实,师弟年纪并不大,今年才二十一岁而已。如此年轻,却已经为大明做出了如此多的贡献。他的才华和勇气令人钦佩,因为高官得做,以至于让人忘记了他的年龄。
现在,因为自己的缘故,张好古也陷入了困境,无法脱身。叶小鸾的离世,更是让他无法亲自送别,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孙元化可以想象得到,此刻张好古的内心是何等的悲痛和哀伤。
想到这里,孙元化的愧疚之情愈发强烈,他觉得自己就是这一切不幸的根源。他宁愿自己早就死去,也不想连累这位年轻有为的小师弟。可是现实是小师弟与自己对坐。
于是,孙元化猛地举起手中的碗,将碗中的酒一饮而尽。酒液如火焰般灼烧着他的喉咙,让他忍不住咳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