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普通人的快穿学无止境 > 第342章 争霸文里的末代皇帝14

第342章 争霸文里的末代皇帝14(1/2)

目录

礼部尚书当然是认真的,皇帝大婚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从选人开始就需要一系列的筛选流程。

要各种综合后,才能选出最适合当皇后的人选,然后就是其他预备役,将来是不是要纳入后宫,这些都需要在皇帝大婚之后。

皇帝不到14岁,等忙完这些事情和准备工作后,皇帝也15、6岁了,年龄正好。

古代结婚早,这是没办法的事,早点确定下来,那些女儿家也好做着入宫的准备。

这种事一般都是长辈操办,只要南乔答应下来,孙太后就会开始忙活这些事宜了。

南乔略一合计,脑中就有了想法,当即应允道:“既如此,就这么定了吧。”

“吾皇圣明!”

“都没事了吧?”南乔站起身来:“没事就退朝吧,皇叔,你随朕来。”

“喏!”

“吾皇万岁!恭送陛下!”

群臣高呼下拜,跪倒在地,等南乔离开后,他们才敢起身,三三两两的离开大殿。

文武百官三两成群的,都在说着皇帝大婚的事情,那些家里有适龄女子的,内心都一阵火热,也不知道自己家有没有机会。

萧谨言跟着南乔一路来到了御书房,也省去了下跪的过程。

南乔赐座,萧谨言规规矩矩的坐好,一旁伺候着的李进忠很有眼力见的端上了茶水后,带着所有人退了出去。

房间里只剩下了南乔和萧谨言两个人。

萧谨言知道最关键的就要来了。

“皇叔,朕是这么想的。”南乔率先开口说道:“朕的婚事还需要太后帮忙操办,这种事劳心劳力,太后的身子又一直不好。”

话不用说全,萧谨言就听明白了。

这就是南乔安排的假死之法,孙太后身体不好,却还是操心着皇帝的婚事,忙完这件事后,油尽灯枯。

南乔的意思就是,你还得再等等。

萧谨言已经等了那么多年,当然不介意再等个一年半载了,当即说道:“臣准备返回封地,陛下的大婚,臣或许没机会参加了。”

“皇叔保养身体重要。”南乔也听懂了萧谨言的意思,人家准备回封地等着。

“陛下说的是。”

“皇叔回返封地之事,自行安排就好,什么时候走,记得和朕说一声。”

“喏。”

“皇叔的封地靠海是吧?”

“回陛下的话,是有一部分临海。”

“这样吧,朕交代皇叔一件事,皇叔闲暇之余可以帮着朕做一下。”

“陛下请说。”

“朕有一种晒盐之法,若是能成,从此大夏不再为盐发愁矣。”

萧谨言大惊失色,惊呼出声:“陛下,此乃大事,臣万万不敢擅专。”

“没事,朕信得过皇叔,这件事皇叔大可放手去做,等有了成果后,朝廷会将制盐之法收回来专卖。”

“若如此,甚好。”

“在此之前,皇叔还需多多用心。”

“请陛下放心,臣必当竭尽全力。”

只要制盐这种事不是自己所有,萧谨言就不怕,收归国有最好,真抱着这么一个金娃娃,他才寝食难安呢。

盐业这种东西,事关重大,远不是他一个王爷能掌控的。

南乔要是将这块肥肉硬塞到萧谨言嘴里,后者都得怕自己被噎死。

只是出力,不掌控整件事,萧谨言就不怕了,何况这件事他参与进来了,事后皇帝陛下怎么都不会亏待他,这就够了。

两个人在御书房聊了很久,南乔拿着制盐的方法,开始传授萧谨言,告诉对方这里面的注意事项。

萧谨言也不多问这个方法是哪来的,在他看来,皇帝陛下有任何惊人的举动都是正常的。

搞不好就是太祖告诉陛下的呢。

一个多时辰后,萧谨言拿着那些资料离开了,回去王府准备返回封地的事宜,他现在彻底放心了。

皇帝不但晋升了他的王爵,还安排了这么重要的事情给他做,这就意味着,皇帝是真的没有骗他。

萧谨言内心一阵火热,要不了多久,他就可以和自己爱的女人长相厮守了。

后宫内,孙太后也有点坐立不安,她听说了萧谨言回京的消息,也知道对方不可能来探望自己,她只是担心,担心皇帝不会放过萧谨言。

当南乔来到太后寝宫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孙太后的坐立不安。

看到南乔到来,孙太后有点尴尬,强作镇定的坐在那里:“皇帝来了啊。”

“是,多日未见太后,心里多有挂念。”南乔笑着说道,一屁股坐了下来,摆摆手道:“你们都下去吧,朕和太后说说话。”

一群宫女和小太监躬身行礼,乖乖退下,都不用等太后的命令。

这也是前车之鉴,曾经南乔来的时候就说过类似的话,却没人听他的,让他很不高兴。

南乔一点没给太后留情面,当场下令打杀了不听话的太监和宫女。

太后还想阻止来着,可当南乔转头看向她的瞬间,她说不出话来了,这一刻,她只觉得害怕。

明明是亲儿子,太后却在皇帝的眼睛里看到了杀意,那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霸道。

甚至有那么一瞬间,太后仿佛看到了尸山血海和森森白骨一样。

从那一次起,太后再面对着南乔的时候,内心深处都带着一丝畏惧,儿子还是那个儿子,但身份不同了,人家现在是皇帝。

背靠太祖的皇帝。

现在当南乔发话后,太后寝宫里的所有人,全都溜溜滚出去了,没有一个人敢多做停留。

太后内心也是一紧,皇帝这是要和哀家说什么?

等所有人都退出去之后,南乔才开口说道:“太后,皇叔辞去了摄政王一职,准备回封地继续当安王。”

太后的表情更尴尬了,强笑了一下,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今日礼部尚书说起了朕的婚事,这件事还需要太后费心。”

“这是哀家该做的,皇帝年龄也不小了,确实该准备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