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户外见闻录 > 第242章

第242章(1/1)

目录

我见势头不妙,就加快了脚步,想抢在脚下地面变成泄洪河道之前穿过马路。问题是鞋子一旦开始进水就异常地不舒服,也越来越不适合快跑和疾走。但是我心里着急啊,就加快速度前行,渐渐地跑了起来。

终于离开了马路跑入了停车场,但在低头奔跑的过程中我发现停车场内积水的水位也在快速地上涨,已经没过脚踝了。冰凉的雨水涌入鞋子刺激着我的双脚,也刺激着我的大脑。快,我需要更快速地跑到售票处那里去避雨。

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自己的大脑总会陷入到一种僵化滞后的状态中,只知道盲目地执行之前的思考和判断。这个习惯让我不断地吃亏上当和遭受失败,我似乎缺乏随机应变和快速反应的能力。

为什么要去售票处那里呢?为了避雨。可我为什么要避雨呢?是为了不被雨淋吗,不是,至少现在不是了。因为在这短短的几分钟之内我已经被雨水淋湿了,甚至可以讲我已经被雨水彻底浇透啦,从头到脚都被浇透了。我还有必要去避雨吗?想了想,我觉得还是应该去避雨,或许站在屋檐下的滋味会好受一些吧。

人有时会倒霉,谁都不会喜欢自己倒霉的时候。但偏偏有些时候倒霉的处境可以挽救人们,这大概就是俗话说的因祸得福吧。

我趟水跑过停车场时动作慢了,因为我阻止不了自己继续思考。因为慢了,所以当我离售票处还有五十米左右的时候我看到了一股水流向停车场扑来,这股水流是从景区大门里面冲出来的。

或许山上也在下暴雨,或许山中溪水已经漫出了河道,总之,从景区大门里面冲出来一股汹涌的水流,流速极快,水量也相当地可观。可观到什么程度呢,在我看来就像是水库泄洪时的水流,翻滚着白色的浪花喷涌奔流而来。

景区门口的两扇铁栅栏门此时是一开一合的,合上的那扇铁栅栏门的底部用手指粗细的铁插销固定在地面上的凹槽之内。这扇铁栅栏门在这股水流猛烈地冲击之下瞬间就移动了位置,插销和门轴几乎在和水流接触的那一瞬间就失去了生命力,铁栅栏门跟随着水流漂浮移动了起来。它似乎在水中垂死挣扎了两下,然后才无可奈何地低下了倔强的头颅,晃了两晃翻身摔入了水中,几乎都没有溅起什么水花。

我见这股水流委实声势骇人,来不及多想什么转身就向回跑。妈的妈我的姥姥,这么大的水流都可以称作是山洪了,绝对能把我当成一粒尘埃冲走。

售票处?不去了。避雨?没必要了。我现在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了:逃命!还得快!可问题是我只会跑不会飞,山洪来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我转身迈步狂奔了还不到三秒就被它给撵上了。

流动起来的水一旦漫到人的膝盖部位人的身体平衡就很难控制了,要是到了腰部,那就只能随波逐流了。想必许多在海边出过意外事故的人都有体会,水流晃动的力量绝非人力可以匹敌。

这股山洪冲出景区大门之后势头就减弱了五分,因为景区门外就是停车场,地势瞬间变得开阔起来。再大再猛的水流到了突然开阔的地方流速都会缓上一缓,山洪也不例外。饶是如此我现在也是重心不稳,在疾冲而至的水流的冲击之下,我脚下一软就仰面朝天地躺倒进了洪水之中。

水很冷,即使现在是夏天,山里冲出来的水依然冷得让我打哆嗦。但现在低温不是最可怕的事情,位置和去向才是最重要的。这股山洪来势虽猛但水量有限,还不能直接将我淹没,它还没有那么深,我的身体只是被它带得不由自主地向前方移动了起来。此时最大的好消息是我背上的背包体积不小,浮力和阻力也不小,它帮我减缓了移动的速度,让我有机会迅速地打量了一下我现在所处的位置。

我刚才花了好几分钟才走过了停车场一半的距离,此时我又被洪水送出了停车场,速度比我自己走过去时快了许多。万幸的是回来的路上我没有撞上什么巨大的障碍物,我现在又回到了马路上,躺在水中回到了马路上。

马路上现在不光有我,还有很多的水。有雨水,也有景区冲出来的山洪水,更有各处汇聚而来的积水。它们都在迅速地向更低的方向流动,似乎是要去奔赴一场重要的聚会,没有表现出一丝留恋停歇的意愿。

我不想跟随它们,我想停下来求生,可凭我自己的力量实在是力有不逮。怎么办呢?情急之下我的目光被路边一根立着的铁棍吸引住了。它有人的小臂粗细,一人多高,上下一般粗,底部似乎被固定在了马路边的地里,看样子它是停车场周边固定围网用的桩子。不过此时围网和其它的桩子都不知道去了哪里,也许是年久失修倒塌损毁了,又或许是被这场大水冲倒带走了,反正现在只有它孤零零地立在那里。想来它是被埋得极深,所以水流一时之间还不能将它晃倒和冲走。

这时我的身体已经随着水流接近了这根铁棍,我没时间再多想什么了,一伸手就抓住了铁棍。手上发力,身体在水流中的去势就止住了,我急忙用另一只手也抓住了铁棍,将身体重新控制住。我尝试着想从水流中站起来,在努力了两次之后我才终于又一次站了起来。

惊魂稍定,我感觉自己逃过了一劫。如果被水流裹挟带走后果将不堪设想,轻了也得顺着马路被冲出去好几百米甚至是几公里,重了就有可能在盘山公路的某个转弯处被水流直接送出路面送下高山。

我稳了稳心神告诉自己别慌,慌也没有用。我手扶着铁棍在水中稳住了身形向四周观瞧,周围的队友大部分已经逃上了马路对面的高地,到民居那里避水去了。留在停车场和景区这一侧的几个队员也都手脚麻利地蹿上了停车场中为数不多的几辆汽车的车顶。看来他们现在还能自保,但都不可能有余力对我伸出援手,我还得自己想办法摆脱困境。

我又扭头向景区大门望了一眼,售票处那两间砖房没有倒塌,但我也不敢再动去那里的念头了,现在景区大门那里还有一股一股的山洪持续不断地从景区里面流出。我也不想去车顶上避水,如果一会儿积水更多的话车顶上边也不保险。我认为现在最好的选择是越过马路去对面高地上暂避,可问题是我怎么才能穿过这条马路呢。

现在这条景区门口的穿村公路已经是一片汪洋了,与其说它是一条路倒不如说它是一条河更应景。周边汇聚而来的水流都在拼命地注入到这里,顺着它流向山下更低的地方。停车场已经变成河道旁的一片湖泊了,水太多了就向河道中倾泻,构成了一个临时的水网系统,它们互相补充、互为支撑。由此我认定只要天还在下雨,上游还有活水不断地补充过来,这个停车场就会是积水一潭,而我身前的这条马路就是洪水下泄的河道。

想凭我一个人趟水越过这条河道实在是太难了,而且风险极高。万一走到一半上游再冲过来一股流速很快的山洪,肯定会把我再次冲倒的,不行,我不敢冒险过马路了。可坐困在这里也不是办法。一来我现在是泡在水里的,水位已经上涨到小腿了,天晓得它一会儿还会不会继续上涨了,如果再上涨我又该怎么办呢?二来这山洪的温度实在是太低了,在这种冰凉的水中泡久了不光体力下降的非常快,而且肌肉也会慢慢地僵硬,严重的还会抽搐和痉挛。万一过一会儿需要转移位置,我担心自己会手脚麻木无法行动的。

正当我进退失据彷徨无计之时,我突然看见了一条船,一条白色的带着船篷的船从远处顺着水流稳稳地沿着马路向我这边漂了过来。我的第一反应竟然以为这是刚才跑掉的那个少年折的纸船,但仔细一看不是。少年折的纸船虽说也是船,但他折的那个船太小了,明显比我眼前的这条船要小了许多。毕竟是手工折纸嘛,一般人谁会折成特别巨大的呢,没有用啊。另外那个少年折的船不仅有船篷,还有桅杆和船帆呢,虽说都是后期拿火柴棍和牙签粘上的吧,但的确是有船帆的。

一艘船有没有船帆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代表着船有没有稳定的动力来源。现代的船大多是机械动力,一般靠螺旋桨推进。但以前的船基本只能靠人力或者是借助风力行进,在内陆水系行船或许还可以依靠纤夫拉拽和人力撑篙前行,但到了外海就只能依靠风力航行了。因此有帆的船往往意味着是能跑远洋的大船,是能入海长途远行的巨舰。没有帆的船就意味着是只能靠人力划行的小舟,是去不了远洋的小船。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