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启程(1/1)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在家里休憩了几日,拜访了一些亲朋故旧,陈安邦终于要踏上返回滨城的旅程了,不过与回来时的孤单旅程有所不同的是这次陈安邦又带了三个学徒一起回程。
三个学徒两个初中毕业一个高中肄业,两个初中毕业的是姐夫村里的堂兄弟,他们这一辈犯“新”字,所以一个叫做李新建,一个叫李新国,俩小伙子一个十六岁一个十七岁,都是今年初中才毕业的学生。
那个年头每一年级都需要考上去,所以像郭德纲说的小学十年初中八年的情况也不鲜见,李家兄弟俩的成绩在班级属于中等,比吊车尾的成绩好一点,但是也没有希望考上大学,所以在没有通过参加中考的预选考试之后,家里也就没有打算让他们继续读书的念头,这次正好听李新年说陈安邦这里招人,学徒也给工资,于是就给送到陈安邦门下拜师了。
至于另一个高中肄业的学徒叫何国平,是表弟的堂侄,与何爱华名为叔侄,实际年龄没差几岁,今年已经二十岁了,去年上的高二,平日里成绩还可以就是性子贪玩,因为旷课去学校附近钓鱼,结果被老师找了家长,结果家长与老师话不投机,直接背着他的课桌就回来了,于是因此辍学。
这个时期需要十八周岁才能办理身份证件,何国平因为是高中生了所以身份证是有现成的,而李家两兄弟则只有带户口本了,还有在县城的潘建邦,陈安邦也提前让潘大姐捎信过去了,一行五人约定好了本周六也就是7月18日出发。
7月18日的农历是六月十九,宜旅游出行,一大早李新年就带着两个堂弟到了陈家咀,到陈安邦家时还不到五点半钟,陈安邦刚刚起床正在洗漱,郝金花则在厨房忙碌着准备早饭。
虽然城市里早上一般以稀饭、包子、豆浆、油条这些东西为主,但是在需要干活的农村,这些东西都不如干饭扛饿,由于是夏季许多菜放不住,昨天晚上临睡觉前郝金花又将一些菜上锅蒸了一遍,这样早上再热饭时菜还能保持质量不至于变馊。
正好李家兄弟和姐夫李新年都还没吃早饭,安邦妈妈郝金花特意多做了一些,这个时期家里吃的多是早稻米,加上早饭煮得又比较急,所以口感让在滨城吃惯了东北大米的陈安邦一言难尽,早稻生长期短产量低,所以后世这种双季稻被单季高产水稻所取代也是理所应当。
唯一让陈安邦有些喜欢的是大锅煮饭之后的锅巴汤,有些焦黄甚至焦黑的锅巴加上煮饭时提前捞出来的米汤,回锅再加一把柴火烧开,那股带烟味的米香是其它食品所不能给予的,但是随着电饭锅的普及和柴火灶的减少,能够喝到正宗的锅巴汤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
吃过早饭,村里的陈安淮大哥也过来了,同时一起来的还有他弟弟陈安江,陈安江在村里搞了一台时风三轮农用车搞运输,这种车辆在外地一般都是拉货的,但是在陈安邦老家全是载客用的,一般都是在后面加上帆布车棚,就像那种军用解放大卡车似的,然后两边的车身上加上长条木板当板凳用,乘客就这样横着坐在两侧,中间还能放点杂物。
只是这种车速度不快,从县城到陈家咀不到十公里的路程,小三轮跑起来差不多需要半小时,再加上路上会有不断的上客下客,也有可能会超过一个小时,还有就是这种车如果载重太大的话,遇到陡一点的山坡车头会翘起来,严重一点会导致车辆侧翻。
众人跟随陈安江来到他的停车棚,因为这个时期三轮车还是挺金贵的东西,所以陈安江特意搭了个红砖的车棚用来停车,只见陈安江拿出摇把,抡着膀子摇起发动机,没一会就听“突突突”的声音响起,随后陈安江把摇把插到三轮车的副驾驶位置,然后将车开出车棚。
众人纷纷上车,不止陈安邦和俩个徒弟,姐夫和陈安淮也顺道到县城去买点东西,尤其是姐夫李新年,他们村还没有开三轮车的,想去县城就要走出来上别的村搭车,最少要走两里地,正好前几天就知道陈安邦他们约了车,所以姐姐陈安萍提前就做了安排,让姐夫李新年跟着去县城采购。
车子很快发动起来,向着县城的方向前进,很快就到了村供销社的位置,表弟何爱华带着何国平在此等候,因为他们村基本就在陈家咀的入城方向,所以何国平不用像李家兄弟一样去陈安邦家集合,直接在路上等候就可以了。
表弟今天还要上工,就不跟着去县城了,倒是何国平的父亲何进宝跟上了车,还特意挤到陈安邦的身边来坐与陈安邦聊天。
三轮车的噪音很大,不过何进宝的嗓门也不小,一番交谈下来,陈安邦只觉得耳朵里面“嗡嗡”的声音响个不停。
好在何进宝说了几句让陈安邦多多关照何国平之后也就没吱声了,看这老爷子也不是不好说话不知进退的人,怎么就和老师犟起来了甚至连书都不让孩子读了呢,这不禁让陈安邦好奇起来,又看了看一旁发呆的何国平,陈安邦不禁心里唏嘘。
原本的时空里何国平可没有跟随陈安邦学艺,他先是在村里当村干,后来有个同学在市里的胡玉美工厂担任采购,委托他在乡下收购口蘑,从而成为附近十里八村的大红人,后来又接下了回收废品的差事,更把家里的三间房子推倒重新盖了大瓦房,成为乡里数一数二的红人。
可惜“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何国平在他媳妇娘家人的带领下学会了打麻将推牌九,不到一年时间就欠下不菲的赌债,最开始还有人借钱给他,后来胡玉美厂的口蘑罐头项目削减,资金链一下子断掉,何国平就成了附近最大的老赖了,每年过大年的头几天,去他家要账的人络绎不绝,那些放债给何国平的人后来都不想要利息了,只求他能够还本金就烧高香了,其中还有他的舅舅、表叔等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