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大势,战略,隆中对(1/2)
“断敌粮道?”
秦天看向沙盘内诸葛亮所指之处,赞同的点点头。
粮食,是一支军队的命脉。
像数月前60万镇北军和蛮族百万联军的那场决战,阴狠如女帝,也不敢这个方面做文章。
倘若为了借这一战打压镇北军,故意克扣或延缓后勤补给。
那么,一旦镇北军败于食物匮乏上,让上百万规模的蛮族骑兵冲入国土,烧杀抢掠,局面可以想象。
因此,当时由国内送至中山和常山两郡的粮饷物资,只有富余,没有短缺。
这其实也是女帝的智慧之处,
该做什么,她会手腕铁血不择手段。
不该做的,绝不会昏庸去尝试,以免弄巧成拙酿成悔不当初的结果。
不过,正是因为中山郡和常山郡为此决战储备了数额庞大的粮饷辎重,而在老侯爷的率领和命令下,镇北全军又是以命相搏,正面拼杀,没有与其周旋,耗时很短,导致庞大的物资储备没用上,遗留下了八九成的数额。
正有此保障,秦伯才敢在大后方和占领的郡城内,进行大规模招兵买马。
和女帝拉扯的这一个月时间里,隶属镇北军的兵马总数,包括各地郡兵降卒在内,已扩充到了50万。
但也就50万封顶,无法再继续增加。
不算镇北城,以占据的区区六郡之地,能养多少人马?
仅靠决战留下的储备,等同坐吃山空。
若不计后果盲目招募下去,储备很快就会消耗殆尽,陷入粮荒困境。
“是的,主公,50万大军,半数要驻守7座城池内,仅剩20多万可调动,只有断其粮道,才能以最小的代价战胜百万王师。”
诸葛亮来到悬挂于一旁的大乾全国地图,似想到了什么,转而说道:
“陛下当初派钦差来到镇北城,诬陷侯府谋反,于三天后,便遣出百万王师北伐。”
“间隔如此短的时间,显然是早有准备,在镇北军和蛮族决战前……或者更久之前,她就在为此而谋划。”
“而且当时镇北军仅残余数万,陛下却如此兴师动众,举全国之力,兴百万之师……”
“所以,亮几乎可以笃定,王师并非是为了剿灭数万镇北军而来,更像是一种路过顺手为之,其真正目的……”
诸葛亮手持羽扇指着地图上的镇北城一路上划。
经过北荒没有停顿,最终落在了北荒之上的罗刹帝国。
“蛮族联军被镇北军彻底击溃,残存少许,已构成不了任何威胁,若亮所料不错,陛下应是想与罗刹国开战。”
“这是打算为大乾开疆拓土?”
秦天了然道。
以前他并未往这方面想过。
此时听诸葛亮所言,确实在理。
区区几万镇北军,再如何骁勇,也无须动用全国百万之兵,完全小题大做。
起兵后,他主要是靠金手指提供的各种重要情报,加之一点小聪明,才一连串顺利打下几座郡城。
如果换做另一个土着侯府少爷,没有金手指,很难这般轻松,即便占领也必然会损兵折将。
损失惨重下,面对百万王师,绝对会是惨败而亡身死道消的结局。
“女帝为大乾拓土的出发点和初心是好的。”
秦天先是赞扬了一句。
随即又恼怒道:“但问题是,这小娘们儿拿本侯和镇北军祭天就极其歹毒了。”
“站在帝王的立场,很正常,一为集权,现今陛下虽是一介女子,却雄才大略,与外在帝国开战,首先必须汇聚权利于一身,镇北军不尊皇命,她定然无法容忍,二来,镇北军灭掉了蛮族这个最大的外患,残存寥寥无几,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两相考虑,便顺手灭之。”诸葛亮道。
“说句实话,军师,今日知道了女帝的目的,本侯这心里啊,啧啧,人家意欲为国创开疆之盛举,本侯呢?起兵造反,故意破坏,等同分裂,但为了性命,本侯又不得不为。”
秦天很是感触的看着眼前的大乾地图。
说起来,这大乾国太像前世的古代华夏了。
不单九州以及各郡城的名字,甚至连黄河和长江都一模一样。
若不是记忆中真没有关于大乾的历史,他绝对会以为就是华夏无疑。
但也正是太相像的原因,他才会有这种感觉。
就好比华夏的一代帝王,为华夏征战外国准备拓展国土,自己这个华夏人却从中破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