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情来利往 > 第53章 观望

第53章 观望(1/2)

目录

自从洪水年过后,小镇里的个体经济的发展趋势就开始呈断崖式下跌,此时东爸的买卖越来越完蛋,有时一整天不开张都属于常事。

这种现象在市场里并不是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此时除了卖米面粮油的以外,就连卖菜卖肉的商户都倒闭了许多家,其他类型的买卖更是惨淡经营。

在街里走上一圈会发现,很多临街的商铺都贴上了“出兑”的字样,只不过当时的人还比较实在,都没有在“出兑”的前面加上“旺铺”两个字忽悠人,估计加上了也不会有人相信,谁都不傻,街上的行人数量足以说明一切。

镇医院终究没抗住,还是黄了,紧挨着马东家的两家邻居随后都搬离了小镇,两家的房子都被便宜处理给了马东家。

镇医院大院里唯一的一栋楼房住院部上面,连窗框都被人给拆了个溜干净,这栋楼在远处看起来如同是一栋没有完成的烂尾楼,谁能想到两年前它里面的病房都处处窗明几净?

马东在升初三之前的那个暑假里某天突然心血来潮,特意去了针织厂周围逛了一圈,寻找一下他小时候留在那里的记忆,只不过针织厂的两扇大铁门锁得实在太严实,他真钻不进去,他只能在厂子外面观察一番。

透过大铁门的缝隙,马东看见院里的一角堆着特别大的一堆炉灰渣子,还有连不成片的杂草,除了这两样之外,院里空荡荡的一无所有,连个破木棍他都没看见。

厂外面靠着大道的厂房外墙上,有些地方的红砖都已经酥得掉了渣,窗户上面封着的铁皮已然变成了咖啡色,估计拿石头上去划一下,能带下来不少三氧化二铁。

门洞二楼曾经挂年画灯箱的那个地方,只剩下了几根突出墙外的钢筋,连残余的年画灯箱框架都没有留下,想必是让人拿去劈柴烧了火。

马东站在针织厂门口发呆的时候,忽然想起了厂长张国柱这个人,他觉得这个人十分厉害。虽然此人满肚子都是咕咕鸟,但他的识人水平真不是盖的,就拿当初他找东爸东妈麻烦这件事来说,他就抓得一针见血。

比如,东爸做活时认真又细致,可他平时却又特别懒散;东妈看似勤劳能干,实则却只做表面功夫,而且还经常粗心大意。因此,看准他俩性格的张厂长这才会一抓一个准。

不过想想也是,没有本事的人怎么可能在厂长的位置上熬了那么多年,尽管他办了挺多坏事,但人家照样咋地没咋地,这本身就是一种常人所没有的能耐。

张厂长对东爸的性格判断一点都没有错!

此时东爸正处于躺平的状态,他上午看会摊,下午则把摊床扔给那里,这时他会出去跟人下棋,然后到点再回来收摊,每天的日子过得十分悠闲。

东妈对此相当不满,以她的意思是:要么她去看摊,东爸去县里找个活跑通勤,要么东爸继续混日子,她去县里找个活跑通勤,反正无论如何总得抽出一个人来增加点收成。

可东爸却是一个面子大于天的人,他嫌女人出去赚钱给他丢脸,因此他说死也不让东妈出去给人打工,为此两口子还吵了许多次架。

马东出主意说,不如干脆一狠心把房子都卖了举家迁去县城算了,县城的经济状况怎么也比这里强得多,人口在那摆着呢。

他的这个想法东妈赞同。

只不过具有一票否决权的东爸不同意,他说,搬去县城其实就是在赌前程,万一没成功就没有了退路,不像现在,夏天园子里的菜足够吃,冬天还能留下一些白菜土豆,这样一年下来花不了几个钱,如此这般很稳很稳!

马东家有一些存款,照东爸计算的这个花钱速度来看,一家人在小镇里躺平个十多年完全不成问题,可他却漏算了货币的贬值速度,而马东目前还没有学习高中政治,对经济学原理还一窍不通,东妈肯定更不懂,因此母子两人都暂时被一家之主东爸给忽悠住了,随后跟着他一起观望起了小镇的经济发展趋势。

临近马东开学的时候,二伯突然到访,他为了和东爸商量一件事特意而来,这件事又跟房子有关。

由于这些年城市的经济一直在稳步向前发展,因此在宁北市的二伯又鼓捣到兜里不少钱,他与东爸的思路不同,他不想躺平,而是想趁着此时经济低迷拿着手里的钱投资炒房。

可有一个问题始终不好解决,依旧还是二大娘对二伯的管束问题,尽管此时他们夫妻之间的关系已经趋于平淡,没有太大的争斗,但二伯炒房这事也不可能完全瞒得住二大娘,于是他便想到了三弟,这才悄悄前来。

对于炒房这个事,二伯暂时也没敢投入太大,他想先买了一套房子试试水再说,然后观望一下房价走势再决定是否继续追加投资。

他新买的这套七十多平的二手房总共花了六万八,房子地脚不错,位于市区中心,楼层是黄金层三楼,上下楼十分方便。

只是这笔钱在当时来说不算小数目,二伯怕再次露馅跟家里人不好交代,于是他便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他想,父母年纪都大了,反正这套房是拿来观望用的,不如把他俩接到身边来住,这样正好能了结他尽孝的心愿。还有,可以把敢于冲锋陷阵的三弟一起整过来照顾父母,这样房子的来源立马就有了一个相当合理的解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