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 第761章 越来越难混

第761章 越来越难混(1/2)

目录

作为一方首脑,怎么可以不对未来进行畅想与假设呢?

既是一方的首脑,凡事只顾着眼前,分分钟就要被人所算计。

楼令有既定的目标,分为家族与国家,对国家进行什么进行部署,少不得掺杂着对家族利益的考虑。

多数人掌权之后会是楼令的这般样子,不是完全干毁国肥家的操作,能够兼顾国家的利益就很不错。

在控制平衡这一方面,楼令到目前为止干得非常不错,乃至于从实际事迹来作为判断,他所做的一应行为算是为了晋国在牺牲楼氏的利益。

这要看看其他家族掌权在干什么,楼令掌权之后又是做了什么。

其他家族掌权,他们想要实施扩张只会盯着国内的家族,无论他们的家族再怎么壮大,损失的一定是晋国。

楼氏不一样,他们是在向晋国之外进行扩张,每多占一寸土地,俘虏一名敌人,晋国的实力就会因此而增长一分。

那也是楼令能够对其他卿位家族进行制衡的底气之一,更是晋君周愿意相信楼令的基础。

换成楼氏动辄吞并国内的哪一个家族,便是楼令说得再天花乱坠,一定会让晋君周进行排斥。

第一场雪已经下了。

今年的雪仍然不大,连续下了七天,局部的地面只是铺上一层薄薄积雪,更多的地方则是雪太薄化开让土地变得非常潮湿。

冬季的雪还能下了就自然化开?当然会,并不值得太过大惊小怪。

雪下得少并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开春期间降雨量不足,两种自然现象加起来会对农耕造成影响。

所幸的情况是,晋国有着不少大型和小型的水系,哪怕是气候不那么完美,至少不会对农耕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事实是什么?春秋时期的城池大多依山傍水,农耕区也是围绕着水系而进行开垦。

为什么都要围绕着水系而进行?多么简单的道理,无论人或是动物、植物都离不开水,有水源的地方通常就是比较繁荣。

寿梦等人是初冬抵达“新田”城内。

晋国君臣并没有在寿梦抵达之后立刻让其道歉,选择派人去列国进行邀请,需要列国有代表见证寿梦的忏悔仪式。

那个仪式是为了让列国代表见证寿梦为自己的行为向晋国忏悔,流程会很正式且庄严。

今天就是举行仪式的当天。

也就是为了等候列国代表前来,晋国君臣拖了将近一个月。

某国之君犯错,前往他国进行道歉,没有类似的例子。

倒是在一些会盟场合消除误会的例子不少,通常也只是互相颜面上过得去就好。

晋国宣布死讯的寿梦又“复活”本身就挺让人稀奇,晋国在操控吴国君权更迭之后又招待寿梦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按照列国君臣的理解,晋国君臣既然公布了寿梦的薨逝的消息,没死就更要将寿梦弄死。

通常情况下还真是那样,不计较是使用什么手段,反正就是要让寿梦的死成为一个事实。

然而,晋国君臣见识到了吴人的反应,仅是寿梦在吴国现身就能聚拢一大批人,晋国扶持的吴君夷昧很快在吴人眼中成了过街老鼠。

留在吴国的晋国之臣,他们不是没有尝试在得知寿梦于哪里现身进行消灭,努力了几次没有取得什么成果。

那还能够怎么样?晋国需要一个跟楚国过不去的吴国。这个吴国不能够内部一团乱,要不然很难威胁到楚国,相反很可能被楚国所灭。

如果寿梦仍旧不合作,晋国君臣当然是没得选,说什么都要将寿梦给弄死,哪怕吴国会被楚国消灭且吞并都要弄死。

毕竟,维护国家的尊严很重要,相反一些事情可以无视掉,乃至于承受会出现的恶果。

“寿梦没有悔改,也不可能悔改的吧?”郤至认定寿梦不是什么好东西。

楼令不提这个,反而说道:“他是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想要有所作为会进行忍耐。包括掩饰对我们的敌意,按照我们的需要跟楚国过不去。”

个体还讲品德。

集体要看的是利益。

只要吴国愿意跟楚国过不去,晋国君臣有短期内想要完成的目标,那一段时间内吴国不会成为晋国的麻烦,一切就显得足够了。

“巫臣和长鱼矫的能力足够吗?”士匄问的是这个。

从之前的例子去看,很难让人相信申巫臣与长鱼矫的办事能力。

楼令笑着说道:“之前是之前,有了寿梦会变得不一样。”

人与人之间真的不同,领导者更是那样。

具有才能得人落到谁的名下,能不能够让这个人的才能得到发挥,看得就是领导者怎么去进行使用。

一众卿大夫列成一排,他们的后面是其余的晋国贵族,来自列国的见证者在对面。

寿梦道歉的场合被安排在议事殿,他穿着冕服正站在台陛之下,非常诚恳地自述曾经怎么冒犯到晋国,明确说出就是自己的错。

这么一幕场景应该发生在“洛邑”的宫城,坐在台陛之上的人应该是周天子。

可是,那么一种事情偏偏发生在了晋国的宫城,坐在台陛之上的人是晋国之君。

前来见证寿梦道歉的国家代表有多少?当今幸存的国家,除了楚国和燕国没有派来代表之外,其余国家都派来了代表进行见证,其中包括那些不是宗周体系的国家或势力。

也就是,晋国连周边的异邦邻居都邀请,他们获得邀请之后也真的派代表来了。

因为派代表前来见证的国家或势力太多,所以再是小事也会变成盛会。

聪明人绝对能够从场面看出一个事实,新的秩序正在诞生,接下来晋国的一举一动都将有可能影响到整个东方世界。

那些知道晋国已经不鸟周天子的人,他们看到今天的场面,不得不思考接下来该怎么自处。

“你怎么不站出去讲几句?”国书在调侃季孙宿。

发生在晋国宫城议事大殿的这一幕,无疑是在挑战周天子的权威形象。

鲁国不是一直在跟齐国争抢谁才是周天子的大忠臣吗?尤其是鲁国的贵族很爱表演,到了该出场的时候,怎么就不出场了呢。

季孙宿只是“哼”一声,一点都不想多搭理国书。

属于列国代表的区域,晋国将诸夏体系代表的座位安排在最前面,再按照地理位置进行排序,齐国与鲁国比邻,国书与季孙宿的位置自然是挨着。

幸好也是晋国宫城议事殿的空间足够大,百来人多数有座位还留存空间。换作是一些小国的话,二十来人都会显得比较拥挤了。

另外一些国家的代表也在低声交谈,只是会刻意避免讲一些敏感的话题。

华元察觉自己要咳嗽,赶紧伸手捂住嘴巴,猛烈地咳了几声,有手捂住还是声音传播了出去,一时间吸引了不少人的注视。

从去年开始,华元的身子骨开始变得越来差。这是他本身上了年纪,并且不得不到处奔波,一再折腾下来给得了病。

来“新田”之后,华元第一时间向楼氏求医。

楼氏的医匠为华元进行诊断,吩咐不要太过操劳,给开了一些药,多少让华元吃药之后气色好了不少。

如果说宋国君臣之前只是在猜测,华元见识到晋国搞出这么一种场面,几乎笃定晋国想要做什么了。

“一些愚人啊,看得那么兴高采烈。”华元真的认为这个世界上蠢人比聪明人多。

“晋君要取代天子,不是应该拉拢列国吗?怎么……,看着是要灭掉大多数国家呢。”华元一直没有搞明白这一点。

只不过,华元倒是从齐国身上可以找到一些相关的例子。

齐桓公制霸的时候,一样是“一家亲”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一边暗戳戳地寻机吞并周边的国家。

可是,晋国现在要干的事情绝对超过齐国的极限,摆明就是奔着取代周王室而去。

所以了,华元真搞不懂晋国为什么又想对外灭国,纳闷不怕所有国家联合起来抵抗晋国么。

华元很是为宋国的命运而担心,而这种担心绝对有其理由,闹到都开始在接触曾经的死敌楚国了。

“其他人会做什么事情不难猜,独独楼氏之主每每出人意料啊!”华元心想。

其实,楼令的思维跟现在的人压根就不一样,很多时候又必须根据现状进行调整,哪里那么好被事先判断出行事方式呢。

拿取代周王室这一件事情来说,一样是楼令结合当代现状做出来的选择。

要是不结合当代现状?穿越者与国君的感情不到生死之交的地步,恐怕会是想着篡位居多。

当代的现状是非该国公子很难完成篡国,哪怕走到成功篡了位的这一步,接下来也将面临天下共讨之的局面。所以不是实力强大到可以面对举世皆敌的程度,最终功败垂成的概率更大。

事实是什么?即便是硬实力让穿越者扛住举世皆敌的局面,用不了多久内部一定会烽烟四起。没别的,单纯就是当代人可不相信兵强马壮就是理所应该享受权势,更要具备高尚的品德。

后面为什么会是“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的局面?无外乎就是有太多的始作俑者,致使世人习惯了那种现象而已。

社会现实会一直在变,不一定是变得更坏,也没有可能会往越好变化,有人总结就是一种“螺旋曲线”的变幻模式。

所以了,别问楼令怎么愿意甘于人下,问就是不想找死。

如果不是春秋或战国?其实也要看是在什么王朝和处在王朝哪个阶段。

每一个王朝都有兴盛的时期,在这个时候造反一样是在找死。

轮到王朝末期?格局就是群雄逐鹿,看得是每一个人的出身或本事。

楼令魂穿之前,网络舆论从真的有穿越这么一回事,人人都能够依靠现代所学知识成为成宗做祖的开国之君,演变成穿越过去能活着就很不错。

现代人穿越到古代,确实是掌握着更为先进的知识,可以做很多的发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