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文武并重(2/2)
尤其是这一现象会随着传统科举的壮大而被加强。
因此,刘禅需要从一开始就将科举改造成熟,同时配合上武学教育和武举取士,达到文武并重的趋势。
当然,武人的确应该强悍,体质不强谈何栋梁。
但刘禅并不想要自己的武进士都是些大老粗,他们是官,是武官,不是只用来冲锋陷阵的莽夫。
应该读书识字,明事理懂兵法,熟悉天文地理,能够行军布阵尔虞我诈。
文武教材不同,术业有专攻,没有高下之分,武学也要高学历。
与传统的武举不同,刘禅要的武举也是取士,毕竟‘壮士’也是士。
在刘禅的规划中,太学中有很多学院。
其中就有一座讲武堂,以大量兵书为教材,教授军事战略知识。
大汉对军事人才的要求很高,只有优秀的将领才能统领大汉的王师,受王命征战四方为率土之滨。
大汉的军队,需要拥有更多具备专业军事知识的参谋人才,乃至于战阵指挥将领。
一般的武艺方面,在军营里训练上两三年,便是普通人,也能获得相当程度的战斗力。
但是那些兵书兵法,军事战术乃至于战略方面,除了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大多数人都得经过专业化的学习和训练才能获得。
而这些知识,除了一些将门世家之外。
便只有掌握了大量兵书典藏,以及拥有大量战场宿将的中央朝廷能够施教了。
总之,科举取代察举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持久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科举就是上层建筑。
而背后配套的教育系统,对人才培养的人力物力投入,持续的规章制度完善则是基础。
刘禅想要改变的事情有很多,因为他知道科举也不是公平的。
就学费、路费经济方面,不少底层寒庶的读书人就会被淘汰掉。
当下,进行义务教育就是痴人说梦,能一瞬间就将朝廷的财政给干废掉,然后将整个汉朝廷拖入破产。
朝廷便是平抑全国各地地方的药堂物价,便已经付出相当大的财政支出。
治病救人乃是大功德,刘禅一开始就很重视,这些年里也是挽救了大量婴幼儿,为人口增长做出显着贡献。
因为朝廷亲自出手降低看病成本问题,百姓们有病就治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而不再是请巫婆,求仙问药,对于朝廷提高百姓凝聚力,打击封建迷信很有帮助。
对于医疗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药价不可避免的因为供需关系的转变而涨价。
但是朝廷也不能干看着其涨价,否则善政就会变成恶政。
于是朝廷对于许多种药材进行了财政补贴,让药商赚到钱,并且百姓用药依旧维持低价。
同时各地加大药材种植建设力度,扩大生产。
并且各地官府根据人口专门划出药田份额,由各地医务官管理,这为朝廷节省了大量成本。
此外就是人才建设,例如自江陵医学院之后,成都医学院、长安医学院也陆续建立,每年为社会输送近千名能治病救人的优秀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