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东汉不三国 > 第642章 意见分歧 荆州刘表

第642章 意见分歧 荆州刘表(2/2)

目录

许劭清了清嗓子,向前迈出一步,恭敬地说道:“主公,荆州刘表同为汉室宗亲,素有贤名。如今袁术肆意攻伐诸侯,行事悖逆。主公与刘景升(刘表字景升)既是同宗同族,自可前往荆州。我等正可向他调借兵马,以图东山再起,报这豫章城失陷的血海深仇。”

太史慈听完,微微颔首,略作思索后,开口反驳道:“主公,虽说豫章城已破,但据末将所知,袁术军中粮草匮乏,即便占据了城池,若无充足粮草供应,也定然无法长久坚守。而孙伯符(孙策字伯符)已在豫章境内,其麾下兵精粮足,实力不容小觑。我等何不前往与孙策会合?届时联合起来,再与袁术交战,如此一来,取胜的把握岂不是更大,也更为妥当?”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况且,荆州距此地路途遥远,如今豫章城破,我军残兵正源源不断地逃离战场,此时正是收拢残军、凝聚力量的绝佳时机。若是我们舍近求远,远赴荆州,岂不是白白给袁术以喘息之机?到那时,袁术若在豫章城站稳脚跟,加强防御,我们再想夺回豫章城,可就难如登天了。”

刘繇的目光在许劭和太史慈之间游移,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想起之前的种种,他和许劭都隐隐觉得,太史慈对孙策的称赞似乎过于频繁,言语间满是推崇,这让他们心生疑虑。

太史慈在刘繇麾下崭露头角的时间并不长,不过是近半年来,凭借着数番大战,才逐渐展现出他那过人的武艺和军事才能。可在刘繇和许劭看来,这份勇猛背后,却藏着难以捉摸的心思。与早先便跟随自己、忠心耿耿的樊能和于糜相比,太史慈虽然能力出众,却总让人觉得少了几分可以全然托付的安心。他们甚至暗自揣测,这太史慈或许早已在暗中投靠了孙策,此次力荐与孙策联合,说不定就是为了实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许劭看出了刘繇的犹豫和担忧,连忙打了个哈哈,脸上堆起笑容,说道:“太史将军,今日您连番苦战,着实辛苦。这一路奔波,又在城头上奋力拼杀,体力也该透支了。咱们先在此处好好休息,养精蓄锐。至于下一步的打算,主公明日再与您细细商议,给出答复,您看可好?”

许劭的话看似是在关心太史慈,实则是想借此岔开话题,避免在此时就做出决策。他心里清楚,关于是前往荆州还是与孙策联合,这是一个关乎生死存亡的重大抉择,不能草率决定,更何况,他们对太史慈的怀疑还未消除,需要更多时间来权衡利弊。

太史慈听了许劭的话,微微皱眉,心中虽有不满,但也明白此时再多说也无济于事。他抱了抱拳,说道:“既如此,末将听凭主公安排。只是希望主公能尽快做出决断,以免延误战机。”说罢,他转身离去,脚步中带着一丝无奈和不甘。

刘繇望着太史慈渐行渐远的身影,心中那股担忧如同藤蔓般疯狂蔓延,越缠越紧。他微微皱起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虑与不安,缓缓转过头来,看向身旁的许劭。

“许先生,”刘繇轻声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犹豫,“你说这太史慈,他的可信度究竟有多少?真的会对我等忠心耿耿吗?”

许劭微微眯起眼睛,脸上露出沉思之色。过了片刻,他轻轻叹了口气,说道:“主公,太史将军的勇猛,那是毋庸置疑的,这几次大战,他的表现有目共睹。只是……”许劭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疑虑,“只是他对孙策的态度,实在让人有些难以捉摸。屡屡提及孙策,言语间满是推崇,实在不得不让人对他的忠诚心生担忧啊。”

刘繇听了,默默地点了点头,脸上的忧虑更甚。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人心难测,一个人的忠诚往往决定着生死存亡。太史慈如此推崇孙策,难保不会有二心。

“那依先生之见,我们该如何是好?”刘繇急切地问道,目光紧紧地盯着许劭,仿佛在寻找着一丝希望。

许劭微微沉吟了片刻,然后缓缓说道:“主公,既然太史慈想要会合孙策再攻击袁术,那我们不妨就顺他的意,让他在此收拢残部。而我们则前往荆州,向刘表刘景升借兵。这样一来,我们至少在安危上有了一定的保障。”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继续说道:“日后,若是真的击败了袁术,我们手中有了兵力,也好与孙策交涉这豫章的归属问题。到那时,就算太史慈真的与孙策有什么勾结,我们也有了谈判的资本,不至于太过被动。”

刘繇听了许劭的话,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脸上露出思索之色。他仔细权衡了一番利弊,觉得许劭的话确实有几分道理。让太史慈在此收拢残部,既可以利用他的能力,又能避免他与孙策过早联合,对自己造成威胁。而自己前往荆州借兵,也能增强自身的实力,为日后的争斗做好准备。

“好,就依先生所言!”刘繇终于下定了决心,重重地点了点头,“明日一早,我们便启程前往荆州。至于太史慈,就命他在此收拢残部,等候我们的消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