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军火商(2/2)
流求特勤房的人员非常专业,他们自然很快就总结出了京东东路这里的实际情况,除了怂恿与支持各地的缙绅成立保乡会并控制民变武装以外,更是化身为军火商,大力推销来自于流求的各种新型武器:
“您看,这种手弩小巧灵活,尺寸远远小于官府禁止的神臂弩,它的射程也低于一百五十步,装备咱们保乡兵,不必被人指责是谋反。但是它在一百步之内,可以力透薄甲。而且配有专门的上弦机,普通家丁以及佃农,学个两三天就可操作,五十步内穿杨,只卖您十贯!而且最近我们搞促销,每十张手弩赠送一只上弦机。箭只长期足量供应,普通箭每百枝只卖五贯,破甲箭每百枝只卖十贯!”
保乡会的缙绅亲自试用了这种手弩,它使用的是北方人从未见过的南洋硬木弩身,小巧的弩弓身,的确没有了官府禁物的特征,它的射程虽然低于神臂弩,却远胜于普通乡弓,而且配上专门的破甲箭,简直就是专门为对付装甲官兵的克制利器。
“官府禁止我们使用甲胄,列出来的都只是有铁甲以及纸甲,但是我们这里有一种全新的棉甲,完全不受大宋律法的禁止。它用一种特殊的棉质布料做成,并在内部衬有薄铁片,外表穿起来与普通布袍无异,但是却能挡住寻常弓箭、还能抗刀砍枪刺,最适合咱们的保乡兵装备,每套只卖二十贯!”
流求引种了棉花,受地方气候的影响,虽然产量不大,品质也一般,但是用其经过锤打制成棉片却是上好的棉甲材料。
面对这些贴心的攻防利器,又能完美地规避当前律令,昌邑保乡会的领头缙绅大手一挥:“其他人等我问了再说,我这里先出订金一千贯,订手弩三百张,棉甲一百套,普通箭十万枝、破甲箭一万枝!余额到货后付清,如何?”
“刘会长如此爽气,您是第一个订货的,再多送您手弩五十张、棉甲二十套、普通箭两万枝,破甲箭一千枝。但是其他人再订货,同样的优惠只能给到一半了!”
这昌邑是在青州以东潍州下的一个县治,境内有大片的沿海滩涂,所以集聚了大量的盐民以及盐商。大宋虽然实行严格的官盐专售政策,但在像昌邑这样的产盐区还是会有些宽松的地方政策,以便让盐民谋生、也让盐商发点小财。
但是,蔡京推出了新的盐钞制度,要求各地的盐商都必须去京城购买价格不菲的盐钞,然后凭借盐钞回到产地兑换食盐,再自行运出销售。如果只是给盐商增加这笔盐钞的成本也就算了,盐商可以再压一压盐民的工钱,也能挣上钱。
却没想到,蔡京的后手是动不动就推出新版盐钞,然后限制旧版使用、在兑新版时另缴手续费,不兑的话就会作废。这样一来,盐商被迫不断购买新钞,而陷入恶性循环,大量盐钞贬值甚至变成废纸,各地中小盐商纷纷倾家荡产,在昌邑县尤为突出,活不下去的小盐商、盐头们就带着盐民揭竿而起了。
昌邑县距离青州不远,帅司便在第一时间要求最近的禁军前去剿匪。禁军过去后就向县衙提出了高额的开拔费与补饷要求,县衙为了保命,在尽数答应反手则摊给了当地大盐商。
大盐商也不傻,你没钱,还叫我花钱去打那些以从前以及以后都可能会跟我在一起的人?再加上流求人前来游说,索性宣布站在盐民这一边,并成立了昌邑保乡会,开始出人出钱,先行攻入了昌邑县城。
在流求人的策划下,知县被他们强行选为傀儡会长,原来的刘会长做了掌事副会长,把保乡会的“忠君保乡”大旗举得更高。
此时的青州禁军非常生气,下定了决心在没有拿到开拔费的情况下继续出兵。
“兄弟们,昌邑县被叛乱的盐民占领了,这就成了乱民的东西。而我们身为皇宋禁军,只要攻进县城里,那么,府库里的粮食、盐商白花花的银子,还有全县城所有的东西,就都是我们的啦!”
“攻进昌邑城!抢银子抢女人!”
“抢银子抢女人!”
就在这支势在必得的禁军闹哄哄地向昌邑县进军的时候,流求人已经运来了刘会长他们订购的新式武器,并高效地辅导教习保乡兵们操作。同时还热情邀请了其他几个县的保乡会代表,组成了一个军事观察团,来到昌邑县城考察流求新式武备的战斗效果。
三天后,一营禁军闹哄哄地开到了城下。他们此行创下了一个纪录——没有开拔费还能坚持行军到此,完全是军官们声称这次攻入县城可以任由他们抢劫库仓而支撑。为此,一路之上也是全靠沿途抢劫百姓保证补给,甚至还带上了一些为了攻城准备的云梯。
昌邑保乡兵也没闲着,经装备与学习操作新武器花不了一定的时间,他们还齐心协力地在城墙前方也挖出了好几道防守壕沟,而这些壕沟的确在禁军们开始了攻城后,消耗掉了他们大半的精力。
禁军还是多少懂些攻城的战术,他们在扛着云梯接近城墙时,也安排了弩手不断地发射,用以压制城头的反击。
指导作战的流求人担心护乡兵的射击准度训练不够,一直让他们躲在城头树起的木板盾牌之后,不作反击。不过当偶尔有抛射的箭只射中他们后,发现都射不穿他们新穿的棉甲,这便开始让护乡兵们越来越有信心了。
攻城的禁军一度士气高涨,气喘吁吁地翻过几道壕沟再扛着云梯来到城墙下方时,后面的弩手担心误伤自己人,便停止了射击。
这时,城头开始下令开始反击,大批的护乡兵手持上好弦的手弩,居高临下地对着城墙脚下进行密集射击。在如此之近的距离上,射击准确度高得吓人,城墙下的禁军士兵纷纷在惨叫声中倒地,即使是他们披有甲胄也无法幸免。
越来越自信的护乡兵仗着棉甲护身,甚至都敢将半个身子伸出城墙之外仔细地瞄准后再射击,尤其是早就上好弦后的前三轮密集射击下,冲到城下的官兵直接丧命了八成,剩余的一些在无比的恐惧中开始发喊着掉头逃跑。后面的上弦虽然因为不熟而时时会有停顿,但密集列队的弩手依旧还是射出了足够的箭只,在这些逃兵逃出最远射程前,将他们尽数歼灭,城头的损失只有区区几个人的脸部与手部的轻伤。
首轮攻城的士兵虽然并不太多,但是无一生还的战果实在是吓死他们了,剩下的那些禁军哪里还敢继续攻城,直接吓得丢盔弃甲、拔营回逃。
城上的人也不着急反击,而是有些人会仔细地发现城墙下方还有没有完全射死的官兵后,再小心地进行补射。
守城战轻松地取胜,流求人开始热情地邀请军事观察团的各位再次仔细查看守城护乡兵的手弩、棉甲,还十分贴心地带着他们出城检查官兵的尸体,查验他们所中的箭只,展示流求武器装备的强大优势。
原本会让人紧张恐惧的守城战斗,竟然被这些流求人硬生生地开成了军火展销会。
不过,这个会的营销效果绝对拉满,各地的护乡会原本就不缺少有钱人,他们过来的时候也带着明确的目标,一旦看明白后,便毫不犹豫地纷纷下单定购。
而且,就连这次昌邑县打扫战场的收获,也顺手转卖了一个挺不错的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