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保乡会(2/2)
“哦!前面忘了说了。”李格非笑眯眯地解释道,“经过一战,我们俘虏了大约四百名的厢军士兵,一经了解,才知道他们是受到了上官的蒙骗,而且他们中许多人都是京东本地人,非常认同我们我们保家护乡的意愿,所以他们才表示要痛改前非,自愿加入我们的护乡兵。于是就将他们也单独编成了一队。这样也更显示出我们一直是大宋臣民、大宋军队!”
配合着李格非的解释,这些投降后的厢军立刻整齐地高呼口号:“威武皇宋,保家护乡!威武皇宋,保家护乡!”
相对于庄丁与好汉,厢军的战斗力虽然最弱,但是他们毕竟都经历过不少操练,此时表现出来的素质与士气,竟然是最高的。
真的能够这样?邓捷与那两名乡绅相互对视,最终被说动了。
明水这里的保乡会正式成立,关于成立后的第一项重要任务,还是李清照建议:“要不断吸收有名望的人加入,我们保乡会才会有影响!所以,接下来最好去邀请明水县周县令!”
“周县令?开玩笑吧!他怎么可能同意!”
“我们可以先礼后兵。邓伯伯您给周县令写封信,讲明我们立场与本意,这便就是礼。然后,直接把我们现在的这支保乡兵拉到县城门口展示一下实力,那就是兵!”
大家一听,竟然都觉得此建议不错,同时也都对这位李家小娘子更加地佩服。
李清照的这个主意当然是秦刚提出来的,只是后面说服大家的理由是她自己编的。养了这么一支庞大的军队,眼下的给养都是缴获的,可是吃完了这些给养后怎么办?乡绅的捐助也是有限的,所以一定要打明水县的主意。
而对于如今保乡会的众人来说,既然接受招安是他们的终极目标,那就一定要铁了心将事情搞大,始终缩在绣江镇这里,朝廷是不可能来招安的。
邓捷的书信到了周甫手中后,倒也让县令有点犹豫了,要知道邓捷也算是明水县响当当的人物,只是他信中说到的保乡会太过于匪夷所思,周县令觉得自己还得多想想。
才多想了一日,县城就被保乡兵包围了。
周甫壮着胆子到城墙上看了看,就被城外漫眼的士兵与军旗吓坏了。当然,这次来明水并没有强攻的打算,主要以恐吓与示威为主,所以,大家带出了所有的军旗,还临时赶做了一批。所有的兵员凑在一起,也有上千人的规模,又岂是周甫这等小县令曾经见识过的呢?
保乡会多有本地亲友,前两日就已经频繁通信,劝导县城里的人。一时间,城内也是谣言四起,只有少量衙役、壮丁守城的周县令一夜无眠,第二日一早就在县衙众人的劝说下,最终选择了开城投降。
周甫投降后,惊魂未定,便被众人推举为保乡会的新会长。他正待推辞,众人道,周县令暂且担着,待我们进军齐州或淄州,等到知州也加入后,便就让知州来担会长!
周甫这才先应下,过了几日才明白,保乡会中的会长只是一个牌位,供在那里让人瞻仰的,具体事务却是李格非、吴大隆与邓捷三人商量决定。
此时,李家庄、鹤伴山,再加上先后几拨的官兵降兵,保乡兵的规模已经超过了千余人,便改编成了三个营,除了各营指挥使之外,还专门设置了一个都指挥使,这也就由如今已经鼎鼎大名的“豹子头”林冲——秦刚来担任。
反正秦刚已经仔细问过师父周侗,无论是他的诸多弟子中、还是京城八十万禁军中的几十个棍棒教头里,都没有林冲这个人物,这么好的名字与外号,不拿来用一用,也太可惜了!
崇宁三年,七月初二。
京东东路帅司终于派出了他们手头的“王牌部队”——青州的正规禁军武卫军再次前往明水。
之前两个营厢军在绣江镇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回青州,帅司上下一片哗然:大家虽然知道厢军战力不强,但两营兵力近千人,就算是赶一千头猪去进攻敌军,进攻不成也总得跑回来个百八十头吧?但是他们收到的,只是那个莫名其妙的齐淄保乡会公文,不仅宣布了此战的正式结果,还特意提醒,被俘士兵都觉悟极高地加入了他们的保乡兵。
士可忍,孰不可忍!正好收到了之前报给朝廷枢密院的回文,同意他们出动禁军平乱。于是帅守黄裳立即下令,调动禁军武卫军与厢军各五个营,沿途征发民夫五千,号称一万大军,浩浩荡荡直扑明水。
不过,这次派来的十个营要是全额满编才有五千人,同样由于吃空饷已成宋军惯例,禁军军饷高,空饷率会更高,实际兵力只有二千六百多人罢了。一路上的声势,全靠乱拉壮丁凑成的民夫队伍而支撑。
对于这样一支预料之中的来犯之敌,秦刚却不敢轻视,进行了充足的谋划准备。
帅司派军只会提供最基本的开拔粮,而过程中的粮饷都是在沿途州县分摊,这次进攻明水,沿途会经过淄州的长山、邹平两县,邹平已经空了,那沉重的派饷派粮重担便几乎全落在了长山县的头上。
邹平与长山是邻县,吴大隆按秦刚的指示,派出了一些人员去煽动长山的主要大户人家:与其被这些军汉乱军吸血啃光,还不如先动手立个功,然后一起加入保乡会呢?都知道法不责众,保乡会越大大家就越安全。
于是,在青州的剿匪官兵正式进入齐州明水县境内扎营备战之时,原本顺从并积极组织粮草与辎重运输的长山县乡绅突然宣布:由于过境官兵对其吃拿卡要、纵容士兵明偷暗抢、祸乱乡里,强征粮饷数额巨大,根本无力负担。本着保家护乡的本心,他们决定成立长山保乡会,并全额扣留了所有由他们负责运送的粮饷辎重。
青州剿匪总队的一万大军,瞬间只剩二千五,少的那一百就是留在长山县负责监督民夫运送物资的部分士兵,此时已经被痛揍跑掉了。
关键是已经接近明水的士兵们,他们随身携带的口粮已经吃光,原本还饥肠辘辘地等待着后勤补给,这样一来,让他们凭什么去打仗?
有人建议就地征粮,可明水县早已坚壁清野,让他们沿途连根鸡毛都找不到;
有人提议先分兵回头教训长山县的大户,让他们立即把粮饷都补回来,但是明水回长山县,大部分都是少人难行的山路,在没有军粮的情况下,不管派谁回头,都没有人领命。率军的都指挥使强令一都的厢军作先锋探路,孰料才进入山路没半天,就逃回来两三人,说是中了山匪的埋伏,全打散了。这下再也没有人敢提回头了。
这时,明水县居然还能派出了军队出来迎战,在他们的正西面扎营以对。望着营地上空的“保乡”大旗,以及似乎并不亚于他们的兵力,官兵又无粮饷支撑,只敢闭营不出。
再之后,保乡兵不仅每日派兵出营挑战,而且还在营外支起几口大锅,里面熬煮着香味四溢的杂粮肉粥,更有之前投降的厢军士兵现身说法,大声宣传:
“京东老乡不打京东老乡!”
“保家护乡是我京东东路人的荣光!”
如果说这两条讲的是道义!那么接下来就开始直接给予利益了!
“携带武器装备来降,可吃七日肉粥饱腹!”
“带上司人头来降,可在保乡兵升职加饷一级!”
第一天夜里就逃出来两百多人讨粥喝,而且在官兵连续死了两三个什长之后,就有什长自己跑过来说:我就是什长,我的人头我自己带来,我要投降到保乡兵!
五日后,禁军都指挥使亲自请求谈判,很快对外宣布:鉴于京东东路帅司有奸人专权,为害地方,他已决定,率部正式加入保乡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