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天下动乱(2/2)
百官见到薛泽承,郭毅,江晏清,孟松青无故丧命,皆是明哲保身信念。
有些州县贪官为讨好崔恒岭和张兆,强征田赋,重礼贿赂奸臣。
百姓本就分田不均,且去年豫州水灾,粮食收成极差,路有饿死骨,溪藏冤死骸,甚者,卖儿卖女,老者为免拖累子女,上吊自缢者更多。
各州县山匪和蠢蠢欲动的反贼看出天下即将大乱,起初在乡里烧杀抢掠,逐渐投石问路,扰乱郡县安宁,各州县流寇不止,衙门兵役投入叛军,南边开始出现揭竿起义者。
南国和图铂族知盛国朝堂内斗,暗中观察,准备伺机而动,北边外族亦如此,想趁盛国大乱,抢夺城池、良田、金银、粮食。
诸多消息传至千里之外的异乡,离幽州三十里地的平原,扎起许多营帐,微弱光影落在帐前,一人慌忙跑进帐内。
此人便是泽洲,他向来坚韧眼眶盈满泪花,看着坐在帐内的顾纹轩,穆锦安,谢驰北,他说话声音都在颤抖:
“王爷,江尚书流放中途被暗杀,穆清音娘子触碑而逝。”
谢驰北冷静瞳仁倏震惊,心口一阵猛烈疼痛,眼瞳倒映兄弟江晏清模样,不可置信道:
“你说什么?晏清怎会被流放?何人杀他?”
谢驰北手中茶盏瞬掉落,滚烫茶水溅在他手背,就如幼时他被茶水烫伤时,江晏清要用那么多白纱给他包扎,他想道谢时,江晏清却离开盛安城半年。
谢驰北一直在等今年九月满城金桂,和江晏清共饮一杯,却等来兄弟无辜枉死消息。
顾纹轩双目呆滞仿佛听错般,他揪起泽洲衣袖,试图改变方才所言:“可是送错消息?江晏清怎会死?”
泽洲眼泪擦了又擦,他倒宁愿送错消息,可消息都已传遍江南江北,哽咽道:
“探子来报,说江晏清在朝堂谏言,不愿田赋赠三成,受张兆谗言,晖帝贬晏清发配岭南,流放途中,还未远离盛安城外,晏清便被暗杀。”
“张兆谗言让晖帝威胁王府孤儿,令薛泽承,郭毅押送孩子进宫,他们二人未遵旨,皆被斩杀,孟太傅触柱而亡。”
谢驰北捂紧阵阵疼痛的心口,他迟迟无法回神,光风霁月、尽忠职守的江晏清,竟无辜死于暗杀,他红透了的眼睛噙满泪水:
“我的表哥江元境,睿行哲举,奉民为首,松风高节,却死在一个宦官手中,死在昏聩帝王手中,本王定要让他们血债血偿,去查,是何人暗杀?”
顾纹轩垂首流泪,他自小便喜欢和江晏清争物件,好玩的蹴鞠,锋利的剑刃,白玉做的笛子,一坛屠苏酒,一把蒙古弓,江晏清喜欢的,他都喜欢。
顾纹轩并非嫉妒,只觉神童喜欢的物件,皆为好物,他不过是想黏着江晏清。
以后的夏日,或许还会听到雨打芭蕉滴清响,看见翠筱满院红蕖香,但不会出现三人躺在屋顶,看雨后彩虹场面。
也不会坐在梧桐树下,共饮一坛酒,不会坐在桂花树下,共度中秋。
顾纹轩紧紧蹙眉,他的好兄弟竟被无辜杀害,少年泣不成声:
“晏清,你为何要此刻谏言,我们都不在,你为何不能明哲保身?”
“友如月皎千里明,情比层峦岿然固,愿年年相逢,岁岁团圆,晏清,我们不是要相逢吗?”
穆锦安想起在紫明宫时,江晏清告诉她名字寓意和小字,她和他同样期盼和平,千里同风未到,他已无辜枉死。
穆锦安想起穿一身铠甲,威风凛凛,让她和离娶她,在盛安城外英勇杀敌的将军,要违抗圣旨带她私奔的薛泽承,最想为百姓而战,却死在朝堂。
穆锦安想起豁达开朗,明媚聪慧的穆清音,穆清音曾写信告诉她,要下毒杀江晏清,怎会撞死在墓碑前,她脸颊挂满泪珠:
“陌上秋风动酒旗,江头丝竹竞相追。正当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江晏清,你还未看到海晏河清,怎能就这样走了?”
“薛泽承,他不是有丹书铁券吗?晖帝不顾镇守虎彧的薛老将军吗?竟随意斩杀手握兵权的将军之子?孟太傅不是晖帝恩师吗?怎会?”
“泽洲,清音怎会?这不可能,她不是讨厌江晏清吗?”
泽洲不敢相信诸多消息,这么多人突然亡故,他宁愿听错,泪如雨下:
“听探子说,清音娘子为自己绣嫁衣,待过三月杏花宴,便与江晏清成亲,郑老夫人得知清音娘子亡故,急火攻心,已殁。”
“赵王听信张兆所言,谋杀皇后,被陛下斩杀,张兆并未被惩处,陛下赐张皇后白绫,皇后薨。”
“陛下一日杀三臣,朝堂不稳,商赋赠三,商户流南,田赋沉重,百姓惨死,路有饿死骨,溪藏冤死骸,南边流寇作乱。”
穆锦安一怔,逢百姓流亡,流寇作乱,皆是天下大乱前兆,难道要逢乱世?
在此处,尚没有一碗桂花酒,祭奠襟怀坦白,大义为民的江晏清。
谢驰北坐在帐外许久,这是他第一次感到无助,他父王被奸臣暗杀,他兄弟被流放暗杀,他却被阻在千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