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东京大律师:开局律所破产 > 第二十八章 狮子大开口?!

第二十八章 狮子大开口?!(1/2)

目录

这位总务大臣再度表示,他有新的要求提出。

在场的银行代表们几乎都屏住了呼吸。在来之前,他们都没有想到这场会议会包含着如此惊人的信息量,他们以为至多就是来听取一下日钢关于当前财务状况的说明。没想到,在今天的会议上,寺田的话语让他们明白,一场经济危机很有可能已经迫在眉睫。

“除了进行三个月的宽免期以外——”寺田开口道:“我们希望各位主要往来银行,能够对日钢进行新的追加贷款。”

寺田的话语落下。

在场各位银行代表们露出了更加瞠目结舌的表情。

不仅仅要牺牲三个月的利息。

现在,这位总务大臣还提出了追加贷款的要求。

这等于说是别人欠债不还,同时还要继续给他借钱!

哪有这样的道理!

“需要追加贷款的初步规模是3700亿円。”寺田补充道,“不排除后续会继续增加。”

3700亿円?!这几乎是给银行代表们来了重重一击。这分摊到各家银行,起码需要追加的贷款都在600亿円以上。

东京中央银行代表秋山,她的脸色大变,立刻开口道,“恕我直言,总务大臣。这样的要求,几乎是不可能通过银行内部的风控流程。本来能够宽免三个月的利息,就是不确定的事情。要向处于困难中的企业,再继续追加高达600亿円以上的贷款,这是一个任何有理智的商业银行都不会做出的决策!”

新生银行代表百濑也立刻说道:“按照总务大臣您方才的说法,日钢已经存在破产的可能性。我们银行还怎么可能进行再注资呢?请总务大臣理解,倘若进行追加贷款后,又再度发生了经营困难,一旦我们进行贷款的坏账计提,这可能直接击穿我们银行当年的利润。”

这位新生银行的代表没有说错。

各家银行对日钢的贷款规模非常大。

一旦进行坏账计提,很有可能当年的利润都会大幅削减。

这对于银行是不可承受之事。

更加糟糕的还在于——

一旦日钢的贷款计提为坏账,那么银行为了保留充足的准备金,他们必须对其他业务进行收缩。

简单而言,假设银行有一万円的本金。在不考虑乘数放大的情况下,我们假设银行借出了九千円。剩余的一千円,是监管机构要求的准备金。现在,九千円内出现了坏账一千円。这笔坏账就相当于直接抵消,没有放出去的一千円准备金。

这样一来,准备金相当于直接归零。

然而,银行必须留足充分的准备金。如果还是继续需要留出一千円准备金的话,这就意味着银行需要从现有的八千円的贷款业务中,抽贷抽回一千円。

所以,这是一个连锁反应。

一旦计提日钢的贷款为坏账,银行就被迫要同时对其他的企业进行抽贷,以满足监管机构对于准备金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