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老顽固赵鼎(2/2)
随后,二人进入前厅。
吃了一盏茶,闲聊片刻,秦桧开口说道,“你我相识多年,你与我助力颇多,虽以后迥途,可往日情分却在。”
“不管你如何走,都是你的选择,老朽无怨言、无怪责,但凡有事,一纸传信,我秦会之定竭尽全力,不为其他,只为你我二人多年情意。”
说罢,他起身一礼,“老朽还有要事不便多留,庆曾不必送,留步便是,老夫自去。”
王次翁送出屋门,下阶一躬到底,此一拜断往日情意,再相见便是敌我有别……
勤政殿中,赵构端坐,在他面前是两名老臣。
其中一个是新上任的参知政事王次翁,另外一个,则是刚刚被赵构召还朝的清远军节度副使赵鼎赵元镇。
若说秦桧的敌人的话,此人绝对算的上其中之一。
他不仅是主战派,而且还是极为顽固、强硬的老夫子之一,在朝堂上的时候,哪怕赵构这个皇帝,都时常在这老夫子面前吃瘪。
靖康之前,金兵南下,朝廷议和要割让三镇之地,这老夫子怒喷皇帝,“祖宗之地不可以予人,有什么可商议的?”
只是当时金兵势大,而且朝堂上主和派占据上风,赵鼎官职并不高,人微言轻。
追随赵构南渡后,赵鼎逐渐得到任用,绍兴四年,其被拜为参知政事,当时岳飞等人用兵,大多是在他的支持下方才实现。
而赵构,对其也极为信任,同年授任其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
诏令一出,主战派人心振奋。
可以说,在赵鼎为相的这几年,朝廷总体的基调是比较激进的,而且君臣之间的信任度也很高,而赵鼎不再被赵构信任,则是因为两件事。
其一便是第一次绍兴和议。
不过,此事虽然君臣之间产生了矛盾,但是终归还是互相妥协了。
第二件事,便是储君。
按照赵鼎的说法,皇帝无子,则天下不安,此乃国之大事,应尽快册封赵璩,以安臣民之心。
他说的有道理吗?有道理,可是却触及了赵构的逆鳞。
赵构没儿子本来就让他够难受的了,而且自己也是正当壮年,你们就催促着朕立子侄为储君,到底想要干什么?
你这个宰执也是朕提拔的,现在就要上赶着给新主子效忠?
身为皇帝,自然忍不了这种事儿,再加上秦桧不断在赵构面前攻讦,最后一怒之下,直接将其贬黜出朝堂,而且一路赶去了潮州。
所以,说起来这赵鼎被贬,多少有几分自作自受的意思。
如今赵构之所以将其召回来,目的当然不是为了让这老夫子没事儿就盯着自己,而是让他发挥余热,在朝堂上效力。
这样的人赵构不喜欢,但是却可以放心去用,而且有他在,秦桧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再者说,岳飞等人在外征战,朝堂上也终究需要有人替他们说话,这赵鼎便是不二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