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上帝死了(下)(2/2)
像素追击——观察植物边缘,寻找“数字”痕迹;
梦境入侵——睡前凝视几何图形,看梦中是否会清晰重现;
环境监测——记录云朵形状、房间细节,寻找重复或异常……
一年过去,他仍未发现任何破绽。
他并非天才,但足够勤奋。如果连这样的努力都无法证明世界的虚假,那么,即便这是幻境,也与真实无异。
可问题仍未解决——
艾莉是谁?她在哪?为什么不来找他?
从日记的详尽记录来看,他显然是个重要的“观察对象”,没理由被置之不理。
可能的解释只有三种:艾莉遭遇变故,无法脱身;他仍处于观察期;对方刻意给予他“适应时间”。
无论如何,一年时间都足够了,然而对方依旧毫无音讯。
……
既然等不到艾莉,那么唯一能验证的,只剩“时间回溯”是否真实。
根据日记记载,该能力(疑似)具备以下特征:
锚点触发——需基于强烈的精神刺激或情绪波动;
死亡回溯——锚定后一小时内死亡,能力自动启动;
回溯范围——不超过锚点前六小时;
副作用——过度使用会导致肉体崩坏与灵魂损伤。
除了主要的四点特征,还有些次要的特征,但是不管主要次要,这些记录统统带有“疑似”标签,显然是样本不足,可信度存疑。
……
一方面为了验证真伪,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打破僵局,李晨决定尝试使用这种能力。但是他无法忽视其中的不确定因素。
最大的障碍是对死亡的恐惧。倘若一切只是玩笑……找谁说理去?
说服自己,他花了三个月。
他骨子里是个狠人,平日随遇而安,甚至偶尔还会纠结退缩,但是逼急了就会化身疯狗,宁死也要撕下一块肉来。
克服了对死亡的恐惧,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将之复刻。
是复刻,不是创新。面对未知事物,最好的做法就是参照成功案例,大胆假设,小心尝试;而不是标新立异,妄想一步登天。
……
李晨侥幸成功了。
任何侥幸,背后都有着周密谋划。
他选择了长期滥用药物的老疯子作为“触发点”,通过自我催眠,将其塑造成父亲、师长、挚友的混合体,让自己对其产生出类似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病态依赖。
同时,他通过种种看似无意义地举动,诱导并放大公园常客的焦虑情绪,观察不同犯罪行为的处罚力度,观察智械警卫的出警速度、性格特征,行为逻辑等等等等。
甚至死亡,他都做了双重准备。
尽管如此,依然存在很多变数——譬如老人可能猝死在无人知晓的地方,可能比他更长寿,自己的死亡被阻止……
说一千道一万,他成功了。
只能说再周密计划,都需要靠点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