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存货全部清空,存款达到七位数!(2/2)
许承安的厂子向这些蔬菜公司和土产公司哪怕每家卖一万斤干耳,涉及的交易金额都十几万,自然能达到起点额。
最后一笔账汇兑之后,许承安看着公司存折上的数字,不由得脸上露出了笑容。
小数点前七位数!
第一年万元户,第二年十万元户,第三年百万元户!
一年上一个新台阶!
这些钱怎么使用许承安早就已经有了计划。
得先还一部分给银行,五辆拖拉机的几万块还没还完呢,建厂的时候又向银行贷了十五万,后来买大卡车则是贷七万,收这批黑木耳的货款更是一口气贷了好几十万,负债率太高了。
秋晴老想着这事,提心胆吊的,先把银行贷款还一半好了,让大媳妇睡觉睡得安稳点。
新厂地已经批下,这块地是先前的三倍,得至少拿出五六十万盖厂房和公寓,盖得像样点,但是这笔钱不需要一下子掏出来,可以根据工程进度给。
秋耳采收的时候,按道理货款应该够了,秋耳产量比春耳少,货款不需要这么多,当然能挣的也没这么多,不过应该也有几十万,再加上跑运输的钱,这年我挣五十万的小目标完成问题不大。
许承安过年定的小目标可不是纯利那么简单,而是刨除各种开支以及再投资后剩下的钱!
比如今年买的两辆大卡车,还有盖新厂房需要拿出的五六十万都属于再投资,这些都是固定资产,然而他全都不算进小目标里头,否则的话小目标定一百万也是轻轻松松。
收款后事情全部办妥,此次省会之行圆满结束。
在哈市住了最后一晚,上午许承安就把招待所的钥匙拿回给了老教授。
这些天哪怕再忙,每日许承安都会带着施秋宁去蔡北荣那边坐会,本来也住在哈工程的招待所,去他家方便得很。
两人大多数时候聊的都是机械,偶尔也聊聊人生。
其实许承安身为重生者也是“老同志”,只不过重生后身体变年轻了,心态也变年轻了,可是前世的阅历还在,和蔡北荣还是有很多共同话题的,甚至有点成了忘年交的意味。
许承安对蔡北荣是极为尊敬的,这样的人才配称得上专家,而不是后世很多沽名钓誉的所谓“砖家”。
临走前他给了老教授很多延年益寿的保健药,这些药的材料都异常珍贵,一般人许承安是不舍得给的,但是这位机械领域的泰山北斗值得,他越是长寿,就越能为郭嘉的机械技术和工业现代化做更多的贡献,许承安也希望他能长命百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