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殿中黑暗,烛光之问(1/2)
从户部的主管薛敬之深夜带着大批人马前来拜访时,朱白玉便知道,闻潮生从宁国公府里拿走的那块魔方非常重要。
里面藏着重要的秘密,薛敬之当初是平山王提拔上来的官员,这些年暗中帮平山王在官场人员分布上动了不少手脚,如今他来寻东西,几乎也是侧面印证了传闻不假,平山王真的跟宁国公一事有关。
朱白玉如今是听到「平山王」这三个字便觉得头疼不已。
风城一事过后,这人俨然成为了国家最大的蛀虫,偏偏他身上的干涉实在太多,辐射向了齐国各个机关,真若是要铲除平山王与他麾下的势力,几乎等同于让齐国大换血,届时轻则引动朝纲内部动乱,重则会让其余三国趁虚而入。
虽然四国之间明面上签订了条约,有着微妙平衡,但在边关行军这么多年的朱白玉当然知晓,永安历的平衡正在逐渐崩塌。
自古以来,所谓的战争,几乎都是大多数人来为少数人的野心埋单。
如今也是这样。
最初一同平息战争的那些大修行者想要创立一个没有战争的大同世界,然而人与人之间的纷争是不会停歇的,有了压迫与剥削,平衡开始倾斜,慢慢就会有反抗,两股相反的力量交错,最终便会引发纷争甚至是战争。
当然,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朱白玉也是其中之一,可明白道理不代表他能从中跳出。
他跳不出来。
他早就已经是这棋盘上的一枚落子。
因为与齐王交涉颇深,所以朱白玉对于齐国的情况了解要比许多官场上的人还清楚明白,所以在遇见闻潮生这样的人时,他动了惜才之心。
齐王、齐国都很需要这样的人。
到了第二日傍晚,盘坐于碧水笼中修行「鲸潜」的闻潮生听到了外面传来的脚步声,他收功却未曾睁眼,不徐不急地将那根毛笔藏于袖间。
直至那脚步声停滞于他的面前,闻潮生才睁开了自已的眸子,入目正是满面严肃的崔闻,身为书院明玉堂的长老,崔闻身上有一股浓郁的上位者气息,他一袭灰色长袍,穿着极素,给人一种铁面无私的严明感,但偏偏看闻潮生的那双眼睛里有着遮掩不住的私人恩怨。
“闻潮生,你目无尊长,目无院规,而今落得这般下场,心中可有悔意?”
面对崔闻的质问,闻潮生却道:
“我若有悔,便能不死?”
崔闻冷笑道:
“当然不能,你在书院犯下这般人神共愤之举,按照书院条规,必须处死!”
闻潮生平静道:
“不就是砍了几条手臂,书院中不是有太医阁么,接回去不就行了?”
崔闻见他轻描淡写讲出这句话,心中怒火更甚:
“竖子,死到临头,还不知悔!”
“不就是砍了几条手臂……说得轻巧!”
“那倘若是没有接回去,又当如何?!”
“他们可都是你的同门!”
“书院这等圣贤传法传道的圣明之地,岂容你从江湖市井里学来的蛮横无端亵渎?”
闻潮生瞥了面色愠怒的崔闻一眼,忽然缓然一笑:
“圣明之地?”
“你的意思是,一群仗着自已早些进入书院,修为更深一些,便肆意凌辱欺侮后入门的同门?”
“某位女学生被扒光了衣服,扔到书院后山湖畔让蚊虫啃咬、被强行索要生活的银钱时,书院这等圣明之地怎么没见管管?”
崔闻拂袖冷哼道:
“岂能一样?”
“我大齐书院本是四国天下底蕴道统最为深厚的传承,合理竞争反而能够激发这些后辈们的上进之心!”
“你以为书院的学生皆像你那般生于蛮野之地,下手不知轻重,不懂分寸?!”
闻潮生笑容愈发灿烈,言语化为利刃,单刀直入:
“崔长老,你还真是一套又一套,「道貌岸然」这四个字真是被你玩明白了。”
“讲了那么多,不就是因为我闻潮生「生于蛮野之地」,而那些被我砍去手臂的同门大都家世显赫,你担心自已若是不给他们一个合理的交代,回头自已的家族在外会受到影响,所以怨气才这般大么?”
被闻潮生剖开内心,戳中心事,崔闻那张老脸倏然之间皱纹拉扯,阴沉得可怕。
“院长让你这样的人进入书院真是个天大的错误,一身未褪的江湖臭气,自已心胸狭隘,手段毒辣,还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凭你这等心性,再有天赋未来也难有作为!”
闻潮生缓缓拿出了书院的章印,放于身前。
“我其实有一件事挺好奇,若是你趁着院长不在把我杀了,回头院长回来,你会不会为此付出代价。”
崔闻见到了闻潮生掌中章印,眉头一皱,不过很快,他便微微仰起头,淡淡道:
“老夫秉公办事,无愧殿中圣贤与本心,既然老夫未曾做错,院长又为何会怪罪老夫?”
“你这厮刁民,莫不是以为得了院长两三分偏爱,便能在书院为所欲为?”
“愚昧!”
崔闻的态度坚决,让闻潮生看见了很多平日里接触不到的东西。
书院不是院长的一言堂,很多事情,她说了也不算。
沉默片刻后,闻潮生对着面色冷冽的崔闻说道:
“我也并非完全没有底牌,院长不在,还有其他人会帮我。”
崔闻摇头:
“没有人会帮你,你死定了。”
“明日书院流程一过,最迟再过一日,你就会被处决。”
未能从闻潮生的脸上瞅出恐惧之色,崔闻始终觉得内心缺失了什么,他一早便不喜欢闻潮生这名特招进入书院的「学生」,因为当初闻潮生在苦海县杀死的宫椿是他在书院中的「臂膀」,后来闻潮生在思过崖内斩断那些前去挑战者的臂膀,这些人因为失去手臂,又无法复仇,怨念郁结之下,只能告上明玉堂。
柳稚岛便是其中一个。
那时候,崔闻便去找过院长,要求立即处死闻潮生这名学生,但院长对此完全没有理会,那个时候崔闻便已经顶着巨大压力了。
书院的学生,每一批入门,皆是由「无涯堂」精挑细选,名额之中不少是王公侯贵之嗣,这些人都被纳入了特别的名单里,书院里的先生一般会对这些人重点关注与培养,主动打好关系,不会轻易得罪。
而今闻潮生在食堂中怒斩二十七名同门臂膀,崔闻哪儿能轻易放过他?
正巧此时院长也不在书院了,在崔闻看来,便是天要收闻潮生。
笼中的闻潮生盯着面前的灰衣老者,表情格外平静,完全没有临死之人的恐惧与慌张,只回道:
“还望崔长老届时记住自已此时说过的话,不要让我失望。”
崔闻袖中拳头紧攥,皮笑肉不笑道:
“放心,绝对不会。”
“也希望你被处死的时候都保持着此刻的淡定,千万别求饶。”
…
一封封的急报早在昨日清晨便从玉龙府中快马加鞭发出,驰往了齐国诸多重城大州,传达王谕的那些使者胯下皆是赤髯千里汗血马,这些马匹寻常时候不会被轻易挪用,唯有极为重要的急报需要派送。
短短一日的时间,许多崔氏官员便随王谕传达的使者来了王城,一批人前后十九,心中诸多猜测,但料想皆是业绩出众,或秦侯发力,使得他们被齐王看上,官通大道了。
然而,当众人于王宫门前互一相见时,才惊觉竟全是同族官员,他们心中的惊喜逐渐消退,隐隐觉得事情与预想之中不大一样,不祥的预感开始浮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