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缺德事(1/2)
薛瑄此举,顿时激起轩然大波,以至流言四起。
有些人难免想起致成此祸之初,再推及今日之果,都觉得这背后似乎有些不简单。
先是那许胜为侵夺田宅,致成人命。
后来许胜被张杰伤了下体,挨不过一夜,就又血崩而死。
刑部右侍郎何文渊承旨办案,却多次折颜,气急之下辞官。
之后大理寺少卿薛瑄自荐承办此案,却在承旨后,交接嫌犯张杰途中,被喜宁携众仆攻袭。京城流言大起,一边大揭喜宁之罪,一边又讽骂薛瑄只为邀名之故,却不为逝者申冤。
薛瑄似乎也是气昏了头,寻踪觅迹,直指流言源头,抓捕‘心怀叵测’之人。
只是抓了也不审,更不对承旨办理的案子审结,偏生又节外生枝,把其他案子拎出来,又复谳了一遍。
却把原本传的沸沸扬扬的案子一拖再拖。
终于这日,拖出了几条人命来,以至自己‘负罪’,被科道弹劾,再无颜忝居大理寺少卿位,干脆自缚系狱,等候发落。
科道如雨般折子飞入宫中。
金英正好坐班,见今日通政司呈上来的折子中,有近乎九成,矛头直指大理寺少卿薛瑄。
金英知道事大,也不敢耽搁,当即就要上呈乾清宫御览。
突然又记起当时薛瑄虽上了自荐折子,但陛下能最后同意,却是他暗里受了毛贵请托(毛贵受王山所托)上禀陛下。
举荐薛瑄的背后,金英自认也有自己成算,也算做的隐秘。不过终是惹得王振不快,多日来都没给过他好脸色。
如今薛瑄查案期间,因为乱抓人,导致逼死人命。
若是就这样将所有弹劾折子呈给陛下,那他当时举荐,岂不是也有识人不明之祸?
于是冷静下来,立即把所有事关薛瑄的奏折,又都细细看了一遍,终于大约理出个首尾来。
这其中,有一点极为奇怪,薛瑄放着承旨的大案不管,却去复谳别案,还发回都察院,终于惹得王千之(王文)找上大理寺,二人大吵了一架。
于是当夜,便发生了命案,也把薛瑄推到风口浪尖上。
金英立即找人来问,得知薛瑄复谳的案子,正是关于王山的那件,立时惊起一身汗,同时心中也终于大定。
立即带上司礼监文房,命其捧上所有奏折,直往乾清宫陛见。
只是刚出司礼监,就看见王振满面阴沉往这边来了,自知躲不过,忙迎了上去。
“王公安好!”
王振眼睛在金英身上驻了半晌,似笑非笑道:“老金,这是去哪儿啊!这么着急忙慌的?”
金英叹气摇头:
“王公啊!我这次可是惹了祸事了,免不了要受陛下责罚。”
说着,眼睛往文房托着的折子上瞟:
“王公你瞧瞧,这么多弹劾折子,这不是把我老金架火上烤么?这个薛瑄,呸……!老子信了他的邪,我还当他是个能干的,没成想倒是个能惹祸的。”
金英见王振一点也不惊讶,心中立时明白了,此事王振定然已经知道了。
刚有此念,王振却觑着眼,淡淡道:
“薛瑄?他怎么了?看你这么生气,倒有点儿恨铁不成钢的意思,难道他薛瑄真是你老金的人?”
金英心里大骂王振明知故问,脸上却是一副愁云暗淡,凄凄惨惨,小媳妇儿受了委屈一般模样:
“王公,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打趣我,我都快愁死了。”
说着,故作神秘的往四周望了望,又往前贴近王振,压着声音说道:
“还不是那次老金我错会了王公你的意,以为能帮上小山,举荐了薛瑄。谁曾想,他把差事办砸了,还逼出了人命官司。这也算是我咎由自取,想着干脆去陛下那里,担了这个识人不明之责。”
王振似笑非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