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回到双林镇(2/2)
“林老爷,大善啊!”
“多谢林老爷!”
“林家大善啊,日后咱们有福了!”
“这可是咱们镇上几十年难得一见的大喜事啊!”
“林家这门庭,从今往后怕是要日日高朋满座喽!”
待安抚好众人后,林向安这才进屋。
门外的乡亲们见家中已然开始忙碌,也纷纷识趣地告辞。
临走前仍不忘再送上几句祝贺:“林举人以后定要光耀门楣啊!”
“等将来高中进士,可别忘了咱们镇上这些老乡!”
......
林家早已备下迎接的红毡,从门口一直铺到院内。
映衬着今日的喜庆氛围。
林老太与林秋兰亲自搀扶着林向安,缓缓踏入门槛。
院中张灯结彩,喜气盈门。
正堂前早已摆好香案,香炉中青烟袅袅,供桌上陈列着丰盛的祭品,寓意着向祖宗告慰这一大喜之事。
林家并无专门的家族祠堂,祭拜祖先多在院中简行。
不过如今不同往日,林家已然今非昔比。
等日后有了余力,自当修缮祖坟,重建宗祠,以光耀门楣。
林向安肃然而立,恭敬地取过香烛,深深一拜,口中低声道:
“祖宗在上,林家后人不负先人庇佑,得中举人,愿祖宗安息。”
同时宣读了祭文,随后将祭文捷报焚化以上达先祖。
随后点燃香火,青烟直上。
林家其余人亦随之躬身行礼,场面庄重而肃穆。
祭拜礼成,院内顿时恢复了热闹,欢声笑语不断。
家中老少围拢过来,关切地询问林向安一路上的舟车劳顿,兴奋地询问着他在省城的见闻。
镇上的亲友闻讯而来,纷纷上门道贺,携带着贺礼,满脸喜色。
到了下午,就连一直未曾上门的王老爷子、王老太都来了,老两口带着王家的人,登门来林家道贺。
得知林向安中举的喜讯后,王四顺与林秋兰夫妻二人便提前张罗食材。
相比当年中秀才时的宴席,这次的规模定然更大,来贺之人也会更多,必须早做安排。
幸好家里经营着酒楼,食材方面并不成问题,直接预订即可。
这种时候,商家们哪会涨价?
反倒是纷纷给林家让利,甚至主动相送些上好食材。
毕竟,新科举人老爷家设宴,这可是镇上难得一见的盛事,谁不愿沾点喜气?
林家、王家的亲戚们陆续上门,家里顿时热闹非凡。
王四顺见状,立刻让酒楼派大厨和伙计过来帮忙,确保宴席周全。
林秋兰则热情招呼王家的媳妇们,带着孩子们到前院小坐,喝茶闲聊,品尝点心,让她们自在些。
而在正院,王老太、王老爷子已经落座,由林向安亲自接待,林老太亦陪在一旁,与两位长辈话家常,气氛倒也和乐。
至于家中其他男眷,则由王四顺招呼安排,酒茶不断。
自从林向安中举的消息传回王家坞,族中几族老便聚在一起商议对策。
王、林两姓本就是姻亲,比旁人更亲近些。
原本就有往来,如今更该主动投靠。
不管怎样,这一小辈只有林向安最出色。
王家日后,看样子也得多依仗他,才能重新恢复往日荣耀。
“安儿,你这边席面准备怎么办?打算设几日?”
王老爷子被几位族老推举,亲自登门与林家商议。
林向安考虑到时间安排,早上便与段昊初沟通过,决定错开宴席日期。
最终,段昊初定在明日设宴,林向安则安排在后日,之后再摆三日流水宴,让乡亲们都能来喝杯喜酒、沾沾喜气。
“爷,宴席定在后日,随后再摆三天流水宴,乡亲们有空都可以过来吃酒。”
他这一趟乡试之行,净赚近九千两。
再加上当初谢二爷送的一千两,总计已有上万两银票。
扣除王和信、林远的分成,以及送礼、路费等花销,七千五百两银票属于他自己。
估计比家里的存款还要丰厚。
毕竟,家中之前的大笔银子都已投入田地、铺子、宅子等产业之中。
王老爷子点头道:“如此甚好。我和王家几位族老商量过,想着你中了举人,这喜事要办得体面些,便打算宰六头牛、六头羊给你添喜。”
林家本就养着猪、鸡、鸭,家禽不缺。
但中了举人,身份自然不同,整个县城有头有脸的人都会登门道贺,宴席规格自然得有所区分。
乡绅士族的席面,牛羊是必不可少的。
王家族人合计后,决定就添加牛和羊。
牛肉虽比猪肉便宜,但官府对耕牛交易管控甚严。
乡下村子之间消息流通,哪个村子有老牛,或者受伤牛,不适合耕地,会在运到市场买卖之前,可提前定下来。
在林向安回村前,就已经打听好了。
只需去官府报备,胥吏出具证明即可。
六头牛、六头羊,少说也得值两、三百两银子。
其实,这笔银子本可以留给林向安做进京的盘缠,但林家如今比王家富裕,断然不会收银子。
与其如此,不如换成牛羊添喜,更能显得王家有诚意。
林向安闻言,正要推辞。
“爷,好意我心领了,不必....”
王老爷子却摆摆手,语重心长:“安儿,这话可不能这么说。你虽是林家人,但也是我王家族人。王家族人虽已没落,但好歹是本地的大姓宗族,如今你中了举人,族里自然要有所表示。”
见王老爷子都说这样的话了,林向安就不好拒绝了。
林老太也是个明白人,与其等着旁人来投靠林家。
不如顺势接受王家的这番心意,让两姓关系更进一步。
她轻轻拍了拍林向安的手,笑道:“安儿,既然亲家如此说了,你就收下吧。”
长辈开了口,林向安便也不再推脱。
“既如此,那孙儿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王老爷子满意地点头,随即话锋一转,提及更重要的事情,林家的祖坟与宗族祠堂。
“安儿,这事就这么定下了。如今你已是举人,想来林家的祖坟、族田也该安排妥当了。你可有什么打算?”
林家虽在此地扎根多年,但到底是外来人,并无真正属于自己的祖坟地。
现如今林向安高中举人,家族身份已不可同日而语,是时候考虑家族祠堂与祖坟的修建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