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董卓军肆虐,王允谋董!(2/2)
不仅如此,当董卓率领大军进驻洛阳之后,为了拉拢当地的士族阶层以巩固自身权力,他竟然仍旧让众多士人们出任一些位高权重的关键职务;相比之下,凉州军的将领们则大多只能屈居于裨将、校尉之类相对较低的职位。
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差异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凉州军内部的不满情绪,同时也使得他们在对待平民百姓时越发凶狠残暴。
这日朝堂之上,董卓因为睡觉着凉,上朝之时打了一个喷嚏,没想到周边的大臣全部都被震慑的呆立原地,静若寒蝉!可见董卓之威,无以复加!
而身为大司徒的王允也是将此情景尽收眼底!心中起了极具的愤怒与不甘!于是针对董卓的一场谋划,就此展开!
官宦世家出身的王允,出生于公元137年,来自山西祁县的一个官宦世家。想当年,他家可谓是“人杰地灵”,祖辈都是当官的,王允从小就被灌输了“当官是天职”的理念。
于是,他顺利地走上了“举孝廉”的道路,成为了东汉的侍御史。在当时的官场上,王允可以说是个“老实人”,勤政爱民,深得百姓爱戴。可惜,老实人往往在历史的舞台上难以大展拳脚,王允在斗争中与常侍张让对抗,最终不得不选择隐居,真是“隐者不显,显者不隐”的悲剧。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中平六年,王允在大将军何进的召唤下重出江湖。此时的王允,已是个“有故事”的男人。被辟为从事中郎后,他一路高升,最终当上了河南尹。
王允心中暗自得意,心想:“我终于可以施展我的抱负了!”然而,历史的车轮总是充满了意外。就在他得意洋洋的时候,董卓却悄然崛起,拥立汉献帝登基。
王允看到自己的“权力梦”被打断,心中不免有些郁闷。于是,他决定采取“卧底”策略,开始策划刺杀董卓的阴谋。
汉朝每次朝会,众大臣都需要进大殿前脱鞋,以示尊重拜见陛下。这日朝堂之上,司徒王允秘密买通一群宦官,在群臣觐见朝会后,宦官逐一为各个大臣提鞋,其中被王允视为忠臣良将的大臣们,全部在宦官帮自己的提鞋时候通知,今晚司徒王允庆寿,还请府上赴会。
众大臣不敢声张,全部小心翼翼点头示意知道!
王允庆寿本是好事,为何如此低调行事?得到通知的大臣们不得而知,但是王允庆寿还是要去上一去的!
只是此时骁骑校尉曹操,在出殿外时也曾发现了宦官偷偷通知的行为,但是却是等了许久,也未曾等到有宦官给自己通知。曹操为此心里十分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