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长安城的易宝会(2/2)
李吉握住他手,等他咳完之后,说道:“不,当年是我自己不与旁人说话,你对我已经很好了,我很感激。”
小祥死寂的目光中,闪过一道光芒,道:“我就要死了,临死之前,有一个请求,您能答应我吗”
李吉道:“只要我做得到,一定帮你。”
小祥眼眶渗出两行泪水,嘶哑着声音,道:“殿下,求您救救我弟弟!”
李吉愣道:“你弟弟”
小祥泣声道:“这些年来,我在宫里攒了不少钱,又找人借了不少钱,在长安城南买了一座小院,派人把父母和弟弟接了过来。”
“我托弘文馆王学士的关系,找了位坐私堂的夫子,准我弟弟每月去私堂免费听学,盼着他将来考上科举,也算我这个做兄长的光彩。”
“谁知他不学好,读了没几天书,就跑外面厮混,跑到一个叫墨兰轩的酒楼,给胡人当杂役。”
李吉微微一愣,道:“墨兰轩”
“您也听说过吗”小祥问。
李吉道:“倒是去过几次。”
小祥哽咽道:“其实我知道,弟弟去墨兰轩赚钱,也是听说了我在宫里的情况,不希望我那么辛苦。可他才十六岁,还有希望出人头地,我这辈子的指望就剩他了。”
高安公主听到此处,不由对小祥充满同情,慢慢走到床边。
“你弟弟出什么事了吗”她问。
小祥颤声道:“他、他失踪了。”
高安公主吃惊道:“失踪多久了”
小祥道:“已有大半年了。”
李吉心中一沉,暗道:“墨兰轩是大食人开的店,难道与大食人有关”问道:“可曾报官”
小祥道:“父母当时就报了官,不过官府调查之后,发现他是离开墨兰轩后失踪,查了一个多月,说他可能是被胡商拐走了。”
李吉奇道:“什么胡商”
小祥道:“根据万年县调查,我弟弟失踪那日,墨兰轩举办了一场易宝会,有一名西域胡商参与了此会。”
“宝会结束后,也不知为何,那胡商走的非常急,连披风都落下了。我弟弟受掌柜之命,去追那胡商,将披风还给他,结果一去不回。”
李吉道:“万年县可去找过那名胡商”
小祥摇头道:“万年县调查时,他已经出城了,他们还派人往西追了一百多里,并未发现那胡商的踪迹。”
李吉皱眉不语,如果小祥弟弟真被拐到了外国,他只怕也很难再找到了。
小祥望着他,咬牙道:“殿下,如果真是胡商拐走了他,奴不会求您,这件事并没有那么简单!”
李吉道:“怎讲”
小祥原本就虚弱,一次说了太多话,开始喘气,说:“我……我听说了官府调查结果后,不愿相信,便找义父换了个可以出宫的差事。每次出宫后,我便暗中调查此事,结果……真被我发现些……诡异之处……”
高安公主见他快接不上气了,吩咐婢女,给他倒了杯茶。
小祥在侍女伺候下,喝了口茶,缓了一缓,才恢复过来。
李吉问道:“你发现什么了”
小祥道:“我去调查了那名胡商,得知他叫安庆,原本是一个走西域、长安商道的粟特商人,这次入京,是想入籍大唐,定居长安。”
高安公主奇道:“他既要定居,怎会离开呢”
小祥道:“公主殿下说的对极了,我当时就觉得不对劲,后来继续深入调查,发现他在墨兰轩,兑换了一件奇怪的宝物。”
李吉问:“什么宝物”
小祥道:“奇怪就奇怪在,谁也不知是什么宝物!”
高安公主道:“既不知道,怎能算宝物”
小祥道:“当时易宝会时,有人拿出一个木盒子,极为沉重。主人并不说里面有什么东西,只说愿意碰运气的人,可以找他交换,里面很可能都是黄金,也很可能都是石头。”
高安公主哼道:“肯定是骗人的,里面都是石头。”
小祥道:“其他参会人也都像公主一样怀疑,没有人跟他兑换,可安庆不知为何,偏偏用一只珍贵的‘勾连涡纹玉卮’,跟他做了交换。”
李吉暗暗思索,心想小祥弟弟的失踪,很可能与那木盒子里的宝物有关。
小祥咬牙道:“易宝会结束之后,安庆一天都没有多待,立刻就离开了长安。”
高安公主惊呼道:“莫非里面真有稀世珍宝,他得到后什么都不顾了,才离开长安”
李吉沉声道:“这说不通,就算是珍宝,既然易宝会结束,那么此物就归安庆,他何必急匆匆逃走”
高安公主皱了皱眉,嘟囔道:“那也对啊,他为何走的那么急呢”
李吉朝小祥问:“后来呢,你又有什么发现”
小祥低下头,道:“某一天,我在宵禁之后返回皇宫,半路上被金吾卫盘查,身上公函却不见了,被金吾卫抓住打了一顿。”
李吉道:“你一向仔细,公函怎会不见”
小祥握紧拳头,咬牙道:“我后来回想,应该是被人偷走了,有人用这种方法害我,让我无法再调查安庆!”
李吉听到此处,终于明白小祥为何求自己。
这件事背后,确实扑朔迷离,仅凭小祥的力量,恐怕无法对付幕后黑手。
他拍了拍小祥肩膀,轻声道:“你好好养病,我一定帮你把弟弟找回来。”
心中又补充了一句:“如果他还活着。”
高安公主此时也对小祥充满同情,朝身后两名婢女道:“这几日,你们都留在这里,好好伺候他,不可怠慢。”
两女脸色陡变,齐声道:“公主,我们是您的人,怎能伺候一个内侍”
高安公主板着脸,训斥道:“别啰嗦,若是帮他养好了病,本公主有赏。若是办不好差事,以后就别跟着我啦!”
两女无奈,只好留下。
李吉又安慰小祥几句,和高安公主一起离开了屋子,朝高安公主道:“阿妹,小祥情况不太好,仅凭那两个婢女,恐怕照顾不好他。”
高安公主问:“那怎么办”
李吉道:“你去一趟尚药局,找孙神医的徒弟过来帮小祥瞧瞧,我才能放心。”
高安公主盯着他:“那你干嘛”
李吉正色道:“我自然是出宫调查此事。”
高安公主跺脚道:“我就知道,你把无聊的差事交给我做,有趣的事留给自己。”
李吉皱眉道:“这并非有趣之事,很可能关乎到几条人命。”
高安公主偏过脑袋,道:“我不管,你要我干活,就必须让我跟着你一起调查!”
李吉道:“可你没法出宫,我怎么带你调查呢”
高安公主微微一笑,道:“这很容易啊,明天是正日,大朝会之后,我去找父亲,只说要去找常山姑姑,和她一起去大慈恩寺逛庙会,父亲肯定会同意我出宫。”
李吉无可奈何,道:“那好吧,明日下午,申牌左右,我去常山公主府接你,小祥就拜托你了。”
高安公主喜滋滋道:“放心好了,我回公主院后,命人把人参给他送来一些,保准他死不了。”
两人边走边说,很快返回公主院。
义阳公主向两人询问了小祥的事,高安公主竹简倒豆子一般,一口气都说了。
义阳公主听后,也没有太大反应,对她来说,小祥只是一个普通内侍,自然不会太关心。
李吉又在公主院内待了一阵,见天色不早,这才告辞出宫。
回府之后,带着弟弟妹妹,一起前往越王府用晚膳,当夜留宿在越王府。
月升月落,云起云伏,大唐终于踏入永徽十五年。
一大清早,李吉便和李贞一起,前往皇宫参加大朝会。